中环High Tea——中港公务员互换「挂职」知多少
上星期二有一则不显眼的新闻,讲述特首林郑月娥在周一接受央视《新闻1+1》节目访问,提到要让中港两地公务员互换「挂职」,令双方更加了解两地情况,也是港方加强香港公务员对国情认识的培训。「挂职」不同交流,有「职」即是要返工,而非去听听讲座、四围参观、上几天国情知多少的培训班。特首在节目中没有说出详情,但有消息说港方很快与广东和深圳签署公务员互换「挂职」安排,甚至这个新安排将会常态化,全覆盖所有公务员职级,而且参与者不是去几个星期,而是要深入到内地部门上班几个月,甚至可能是一年时间。这种深度培训过去并不常见,现在若要落实,并且是常态化和覆盖不同职级,对本地公务员体系来说,可以算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从政府至今已透露的消息去思考计划可以如何落实,有好几方面的情况都值得一问。首先是首批到深圳、广东「挂职」的公务员相信会包括新入职的政务官(AO),但政府的构想除了是要新入职AO要「挂职」之外,现在被分派到不同政策局的资深AO是否也要到内地「挂职」?也会包括各政策局的常秘、副常秘吗?会否也会扩展到包括问责官员呢?「挂职」时间若不是几个星期的话,会是至少半年,甚至一年吗?哪些政策局或部门会是优先考虑实施「挂职」安排的政府单位?做政治工作的AO会否是人人都必须要接受「挂职」安排?计划落实后,每年要「挂职」的公务员总数又会是几多人?
「挂职」是一个互换计划,换言之,香港公务员要北上返工,内地官员也要南下到香港各政策局和部门上班,真正与本地公务员共享工作空间,深入香港部门工作,以明白特区政府运作架构、程序、政策考虑等等问题。
内地公务员来港在政府工作,不知有没有前科,就算有,相信也是零星数目。按「挂职」的互换安排,我们或可理解被派到港「挂职」的内地官员数目,至少会与被派北上的港方公务员数目相若,即是来港者也会是一个大数目。他们来港要适应本地文化,而要与他们共享工作空间的公务员和部门,相信同样有适应的问题,如何共融合作,在未来相信也是一门学问。
「挂职」安排细节现在仍未出台,其对公务员、政府部门未来的运作有没有实质的影响,现在难下定论。上周就这一则新闻的传媒报道不多,但当日后细节出台后,相信将会引起公务员内部的热议。面对未来的改变,本地公务员看来可能要早作各式各样的准备,才可更快速适应未来工作可能出现的新文化、新环境!
黄丽君
从政府至今已透露的消息去思考计划可以如何落实,有好几方面的情况都值得一问。首先是首批到深圳、广东「挂职」的公务员相信会包括新入职的政务官(AO),但政府的构想除了是要新入职AO要「挂职」之外,现在被分派到不同政策局的资深AO是否也要到内地「挂职」?也会包括各政策局的常秘、副常秘吗?会否也会扩展到包括问责官员呢?「挂职」时间若不是几个星期的话,会是至少半年,甚至一年吗?哪些政策局或部门会是优先考虑实施「挂职」安排的政府单位?做政治工作的AO会否是人人都必须要接受「挂职」安排?计划落实后,每年要「挂职」的公务员总数又会是几多人?
「挂职」是一个互换计划,换言之,香港公务员要北上返工,内地官员也要南下到香港各政策局和部门上班,真正与本地公务员共享工作空间,深入香港部门工作,以明白特区政府运作架构、程序、政策考虑等等问题。
内地公务员来港在政府工作,不知有没有前科,就算有,相信也是零星数目。按「挂职」的互换安排,我们或可理解被派到港「挂职」的内地官员数目,至少会与被派北上的港方公务员数目相若,即是来港者也会是一个大数目。他们来港要适应本地文化,而要与他们共享工作空间的公务员和部门,相信同样有适应的问题,如何共融合作,在未来相信也是一门学问。
「挂职」安排细节现在仍未出台,其对公务员、政府部门未来的运作有没有实质的影响,现在难下定论。上周就这一则新闻的传媒报道不多,但当日后细节出台后,相信将会引起公务员内部的热议。面对未来的改变,本地公务员看来可能要早作各式各样的准备,才可更快速适应未来工作可能出现的新文化、新环境!
黄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