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High Tea——百佳惠康应捐出所有「保就业」补贴金

  两大超市,逆市生意兴隆,但仍然与其他饱受经济下滑冲击的商户、店舖一样,申请政府的「保就业」计划,于是政府要求这两间超市界巨无霸百佳和惠康,将最少五成工资补贴回馈社会,两大超市为招架政府要求,巧立名目,搞大抽奖、搞减价,实质上这些动作,是超市的市务推广的手段,以掩眼法向政府交代他们有把收到的补贴金回馈市民,这种企业行为,能不令市民反感?
  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说得好:「超市既然是逆市奇葩,点解仲要申请保就业?」全香港市民都知道,因为限聚令,也因疫情很多人避免出街吃饭会有染病风险,纷纷回家吃住家饭,超市是这一场疫情下最大的赢家之一,除了食物外,日常用品、清洁剂,以至防疫口罩、搓手液等等,都是抢手货品。超市的拥有者,是本地两大集团,港资和英资的有识之士,难道他们不明白「保就业」计划,是为身陷财政困局的商舖、商户而设的特别基金?他们面不红、耳不赤去申请这个本为帮落难商户、雇主的基金,结果在这个第二期保就业计划,惠康得款三点九九亿元,百佳得一点六二亿元,两大超市所得,比其他规模较小的超市所得的金额数以倍计。这些钱都是公帑,两大超市从公帑中拿走了五亿六千多万元,陷于经济水深火热中的小市民,会否觉得两大超市,为富不仁?
  因疫情赚得盘满钵满的超市跟大队去申请「保就业」基金,政府为平息部份市民气愤的声音,要求他们回馈金额不应少于其工资补贴额百分之五十,这等如让两大超市仍然有大笔意外之财的进帐。现在两大不但钱照收,还借用「保就业」计划之名,去搞市务宣传,声称会减价,又搞大抽奖,基本上是鼓励大家去帮衬,何来有实质地回馈市民?
  两大超市在疫情下生意滔滔,就算是没有取得「保就业」计划的款项,都应尽其社会责任,推出减价优惠。至于他们从「保就业」计划取得的过亿元意外之财,最直接的回馈是将之或等额的货品直接捐予食物银行,帮助基层有需要的人士。
  在疫情之下,志愿机构营运的食物银行接获的求助个案急增,要动用善款购入应急粮食。超市有的是食物,把大批食粮货品捐给各区食物银行,才是真正的回馈,因为这种安排并不需要市民先到他们的超市购物才可获得他们的回馈,两大超市不能从中再得益,这才是真正的还富于民。
  两大超市根本就不应申请「保就业」补贴,今天若真心要补镬,就不要巧立名目做假回馈。坐言起行,把价值等同他们收取的全数补贴金的食物、用品捐出来,这才是正道!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