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规划充电设施 迎接更多环保电动车
世邦魏理仕发表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随著香港电动车 (EV) 增长强劲,业主在为其停车场提供充电设施方面有著重要的角色。
世邦魏理仕香港研究部执行董事兼主管陈锦平表示:「尽管香港市场规模较小,但电动车普及速度非常快且高。至2022 年,本港电动车销售量占私家车销售量的53% 以上,位居亚洲第一,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挪威和冰岛。面对电动车市场不断增长,市场对零售及工业空间均出现额外需求,以开设陈列室、停泊及维修电动车。随著代理商冀争取更多市场份额,近年来我们留意到有数个重大交易,并预计会有更多相关交易出现。」
从燃油汽车转换至电动车也产生对充电设施的需求。由于香港摩天大厦林立,楼面面积较小,为装置充电设施带来挑战,这或会停用额外的建筑面积,并减低公共空间的有效使用。
不均且有限的充电设施供应
私人充电设施有限,市场对公共充电设施需求一直高企。截至 2023 年 11 月,香港约有 7 万辆电动车,然而,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估计,本港充电设施仅约 4 万部,当中只有约 8,000 个供公共使用,其余均为私人充电设施。因此,本港每辆注册电动车配备 0.5-0.6 个充电设施,若果仅考虑公共充电设施,则每辆电动车仅配备 0.1 个充电器。
目前,商业综合大楼及政府建筑为公共充电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分别占本港公共充电设施的45%及40%,其次为住宅物业(14%)。
另一方面,九龙东写字楼设有电动车充电设施的数量最多,而虽然每幢单一楼宇的充电设施较少,但湾仔/铜锣湾有全港最多安装充电设施的写字楼。
业主的电动车充电设施规划
陈锦平补充:「随著市场对电动车充电设施需求不断上升,这些充电设施被视为一种增值服务,可以增加商场人流,而重视ESG的租户亦倾向租用备有电动车充电设施的写字楼。业主在提供公共充电设施方面发挥著重要的作用。对於单一业主及获足够供电的新发展项目之业主而言,安装电动车充电设施或更容易。」
考虑到充电设施的成本相对较低及公共充电设施的商业模式多变,资本支出不一定为最大的障碍。相关挑战包括如何完成基础建设,例如在一些高度发展的地区,供电能力有限,建议私人业主在市场竞争加剧之前了解市场情况,并确保相关供电。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咨询服务部资深董事林凌表示:「政府最近开始在新的加油站之土地契约中加入一项新条件,让政府有需要时就特定种类电动商用车的充电价格设定上限(包括电动的士及电动公共小巴)。此收费上限水平将为其他商业停车场提供基准,我们鼓励私人停车场业主在征收收费标准时留意政府最新发布的相关政策。」
业主亦应留意应安装的充电设施类型。由于写字楼上班一族通常于日间将电动车停泊,慢速及中速充电设施适用于办公室停车场。 另一方面,建议商场配备中、快充电器,以平衡不同购物者的不同需求。

(由左至右) 世邦魏理仕香港研究部执行董事兼主管陈锦平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咨询服务部资深董事林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