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昔日强势股转强,才对后市作出展望
耀才证劵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表示,2023年对本港经济及港股来说,确实是一个很难过又难挨的一年。经历过去三年新冠疫情的洗礼,香港市民极度渴望又苦等多时的本港对各国通关(特别是中港通关)措施,在2023年首季终于实现,这次通关当然为全港巿民带来无限喜悦,皆因大家终于可以离港出外旅游;而中港通关更令香港市民重新认识邻近的深圳有多么新奇好玩好食之处,无需等待长假期,每逢周末皆可见往返深港两地的港人络绎不绝,更可用乐而忘返来形容;但可惜这梦寐以求的通关,好像未有为香港经济带来预期中的惊喜,却从各项数据反映,这措施为本港的经济带来隐忧;回顾中港两地面对的经济问题,有不媒而合之感,因为两地在正式复常后,经济复苏力度均不似预期,加上在美国不断加息导致人民币持续疲弱的情况下,国内的内房企业在2023年发生了债务违约危机,令在港上市的内房及物管股股价跌到体无完肤,由于恒指组合内的房物管占有一定的比重,因而或多或少令港股于去年处于挨打状态;再者,人民币的弱势导致主要支持港股的北水流入受到限制,形成港股的成交量在下半年绝大部份时间都不足1,000亿。在经济疲弱成交萎缩的情况下,恒指在2023年已跌穿多个心理关口,尽管在去年最后几个交易日,勉勉强强守得住17,000点大关收炉,但以全年「埋单」计数,累跌2,734点,约跌13%;相反,强势的道指于2023年除创下历史新高外,全年升约13%,这样巧合的对比可谓相当讽刺。恒指去年的走势已经先后创下多项破底的记录,但万万想不到在2023年完结时,再创下连跌4年史上最长的跌浪,亦是自2000至2002年后首次连续3年跌幅超过10%,已经肯定跑输全球主要股市;跟MSCI所有国家世界指数年内涨逾两成并创2019年后最佳表现相比,港股显然是个惨不忍睹的对比。而去年一直牵制著恒指走势的上证指数全年累跌约3.7%,深证成份指数全年跌13.5%,以全年总结,沪深股市已录得连续第二年下跌。

耀才证劵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
笔者认为,踏入2024年,港股确实红盘高,可惜低走,港股成交不足的情况仍未有改善,每个交易日成交均不足800亿,颓势继续未改,对上两个交易日下跌更令恒指再重回接近16,600点水平,所有大蓝筹交易所(00388)、美团(03690)及阿里巴巴(09988)均难以企稳,如非有股皇腾讯(00700)的支持、每逢长假期后均有好表现的澳门博彩股银河(00027)及金沙(01928)协助护航,相信跌幅不止如此。恒指在踏入2024年仍未改劣的主因,相信又是国内A股在元旦假后仍未出现明显的回升,尽管反映内地中小企经营情况的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上月报50.8,按月升0.1,略胜预期,但对国内股市仍然起不了任何作用,反复下挫;此外,据市场消息,由于在刚过去的圣诞及元旦档期,内地啤酒销情出奇地差,更有机构对今年市道更为悲观,反映国内的内需问题仍未有改善;消息一出,中港两地的啤酒股沦为2024年首个沽售目标,分别下跌超过4-9%,当中在港上市的蓝筹股华润啤酒(00291)在周二急泻8.33%,因而令蓝筹股轮流跌的情况在2024年仍持续;加上人民币汇率在2024年伊始,再出现显著回落的情况,美债息亦突然转强,导致中港两地股市出现疲弱的困局,短期弱势可能未会改善,惟有静待昔日一直被视为强势股再度转强,大市才能回穏。建议投资者要先留意交易所(00388)能否再现强势,才能对未来港股作出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