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无刺激成交方案 港股恐续现「逢反弹、必沽货」
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表示,11月快将过去,尽管11月成交确实有回暖迹象,但始终都未能摆脱18,000点的魔咒,恒指在三次大成交下,曾向18,000点关口尝试冲关,可惜全部都无功而回。更令人心淡的是,在冲关不遂后,恒指即急促回落至17,000点边缘,重要支持线再度失守;昨天(29日)情况更甚为恶劣,指数在大成交下跌穿17,000点,低见16,881点,与今年低位相比只差2点;从本月高位与昨天低位相比,下调已超过1,000点,对投资者来说,简直可以「天堂与地狱」来形容。
今日已经是本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除了已肯定恒指暂在18,000点以上出现三顶不破的格局外,更已出现连续四个月下跌的困局;以目前来看,粉饰橱窗工作好像没有在恒指出现;对投资者而言,本周恒指的确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作出大幅调整;部分昔日充当支撑大市的龙头大股,如美团(03690)在公布业绩后,纯利增长超过6成之多,胜过市场预期,但市场有另一睇法,基于对内地内需前景存在太多不确定忧虑,因而对美团未来前景产生无限戒心,令大行纷纷调低其目标价,其股价除跌穿100港元大关外,更跌至3年新低位,比去年恒指跌至低位时的情况更为恐怖。
尽管外间一直认为复苏程度远比香港好的澳门,当中属蓝筹中坚份子的银河娱乐(00027)及金沙中国(01928),其股价好像吃了泻药一样,双双创下52周新低,昔日光环尽失。
恒指在本周再度成为全球焦点,除在点数上早已被日经远远超过近一倍外;连带一直被誉为亚洲第二梯队的台湾加权指数,亦趁恒指反复下跌,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已成功超越恒指,对上一次超越已经是1998年。港股今年跌幅已经受全球关注,究竟在余下一个月,还有甚么「创举」?相信投资者已无心想像。

耀才证劵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
笔者认为,恒指本周出现如此惨烈调整,其中一主因相信是由于本港银行体系在年底前对现金的需求急升,令本港原本已非常紧张的现金流,变得雪上加霜;亦因此缘故,衡击香港银行融资成本的一项重要指标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急升至16年来最高水平。利率上升无疑对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融资及供楼业主增添沉重压力。
众所周知,回望2020年,尽管新冠疫情肆虐,但当时的HIBOR依然持续在低位徘徊,投资者在低息环境下,自然也会在投资市场上较为进取,因而令当时的股市及楼市的表现显得亮丽,股楼更创下历史高位;但时至今日,股楼在持续高息的缠扰下,已经出现连跌多月的惨况;加上适逢年底将至,投资者快将要筹备交税及准备资金过年,本周HIBOR突然再度抽升,投资者未必想再「挨」贵息,先行在流动市场进行套现,亦属正常,股票市场因而首当其充。再者,一直依赖内地政策好坏而取决于未来的走向的港股,本周初受邻近的深圳楼市突然传来打减价战的消息,超过7成二手楼低于参考价出售,令原本已有所起色的内房股,再度下挫,再令人对内地经济复苏步伐而产生忧虑,内需问题更令人不得不担忧。
此外,一直强势的汽车股亦因而受牵连,汽车龙头比亚迪(01211)股价急回;濠赌股、餐饮股等纷纷走低;美团尽管业绩亮丽,但因忧虑其前景而急挫;港股受压于高息及内地复苏的问题,及昨天适逢期指结算,淡友借美团的不利消息下,将好友屠杀,导致斩仓盘涌现,投资者好像「要钱唔要货」,令昨日恒指出现大成交下跌市,后市前景令人增添忧愁。
投资者均被月初港股冲上18,000点的气势而蒙蔽,大部分股民以为在余下时间可看好一点,但可惜全城大跌眼镜!尽管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终于从低位持续回升,但由于港股持续不振,结构已出现严重受损,因此不能令其起死回生!现阶段对投资者而言,相信已出现信心危机;对于剩余一个月就完结的港股,若港府仍没有对症下药的刺激成交方案出台,恐怕未来只会继续出现「逢反弹、必沽货」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