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周2025|许正宇称指区块链与AI 优化信用卡商户结算 压缩到账时间至10秒

更新时间:11:19 2025-11-03 HKT
发布时间:11:19 2025-11-03 HKT

【金融科技周2025】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指出,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正以「LEAP」框架搭台,技术落地则覆盖金融与民生,其中在法律层面,港府已颁布稳定币相关法规并由银行监管机构执行,同时检视法规与智能合约的兼容性,筑牢合规基础。

相关文章:金融科技周开锣 李家超称港拥逾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 料2032年行业收入逾6000亿美元

去中心化技术解决黄牛问题

在产品层面,拓展代币化范围,将航运船舶租赁长期收入纳入,转化为可追溯的稳定投资产品,契合当前利率下行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在场景落地层面,透过合作机制孵化9个项目,既包括金融领域的信用卡商户结算优化,即用区块链与AI将到账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10秒内,也覆盖民生痛点,如在大型体育场活动中用去中心化身份技术如微信代币或QR码验证门票,解决黄牛问题并保护隐私。

相关文章:金管局公布「金融科技2030」 余伟文料年内推一条龙清算代币化货币基金

他又提到,区块链已实现证券与现金代币「券款对付」结算,周期从5天缩至1天;AI在香港金融机构采用率达75%,预计3至5年升至87%,「支付互联」机制亦在强化大湾区跨境支付流动。

相关文章:人行陆磊称持续深化中港金融科技合作 高度重视跨境支付

银行将设24小时AI账户管理员

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从企业层面分享科技应用经验,指金融业「数据密集、语言密集」的特性,决定AI可全链路改造服务。他指出,短期内,银行将为用户配备24小时在线的AI专属账户管理员,提供答疑、个性化建议等服务,背后依托多智能体系统实现低成本营运。

他称,在香港金融科技沙盒中,蚂蚁的实践颇具代表性:跨银行结算领域,去年参与的「Project Assemble」实现同一跨国银行不同市场分行即时结算,今年进一步透过银行存款代币化,验证全球即时结算的可行性;AI应用则分两大方向,一是为合作银行搭建定制化AI智能体,二是利用生成式AI处理非结构化数据,优化信贷评估与风险管理。他同时强调,沙盒机制成功需依赖「监管驱动创新、场景落地优先、生态协同联动、用例带动合作」四大支柱,而区块链将推动资产代币化与Web3交易从纯投机转向价值转移。

相关文章:陈茂波称数位化是金融业变革关键 港采「政府治理+公私协作」模式

亚洲金融科技具三大潜力领域

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祖六从投资者视角,锁定亚洲金融科技三大潜力领域,其一,AI驱动的财富管理,亚洲已成全球第二大财富创造中心,尤其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庞大的大众富裕阶层需求难以被传统高接触式服务覆盖,AI机器人顾问将成为关键;其二,绿色金融,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全球领先,绿色债券、绿色贷款发行规模居世界第一,香港可凭借AI创新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地位;其三,跨境支付优化,透过AI解决当前碎片化、技术陈旧问题,实现更即时、安全的B2B与B2C跨境交易。

他同时指出,AI亦是解决亚洲金融普惠的核心——该地区中低收入群体与中小企业长期面临服务覆盖不足问题,AI可降低服务成本、拓宽覆盖范围,呼吁私营部门与社会各界加大资源投入,释放技术潜力。

相关文章:证监梁凤仪称持牌虚拟资产平台 准与海外关联平台共享全球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