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 百年回响 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首度来港 奏响中华文化节
发布时间:09:00 2025-07-16 HKT
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将于8月初首度来港,为「中华文化节2025」呈献两场音乐会,将深植于上海地区的传统音乐瑰宝带到香港。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团体,乐团致力保护和弘扬江南丝竹音乐。在是次音乐会上,将会演绎多首耳熟能详的丝竹名曲。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团员李亚早前接受本报访问,亲自解说江南丝竹的艺术精髓,加深大众对这种别树一帜的传统音乐的认识。

丝竹交融 一曲多变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传统合奏音乐,融合了「丝」与「竹」两类乐器,「丝」类包括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弦乐器;「竹」类则有笛、箫、笙等管乐器。这种音乐源于民间,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李亚解说:「江南丝竹的魅力在于即兴性与自由性,艺术风格以『小、细、轻、雅』为主,并以『谱简曲繁』、『死谱活奏』为特色。每首乐曲皆有核心主题,演奏者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自由加花、变奏,讲求彼此的默契。每次演奏有如一群志趣相投的好友谈笑风生,音符在空气中碰撞出优雅的火花,即使同一曲目效果也千变万化。」
百年传承 跨世代阵容
首度来港演出的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其历史可追溯至百年前的长乐茶园丝竹班。1939年成立的「长桥国乐社」是其前身之一,其后经过数次重组及易名,至2020年组成「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吸纳专业院校毕业的青年演奏家,迈向专业化发展。2025年更入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上海市百支群众文艺示范团队」名单,表彰乐团的深厚艺术底蕴与卓越的传承创新能力。
目前乐团成员约有30人,当中包括10位市级及区级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并积极吸纳90后、00后青年演奏家,将古曲与现代元素融合,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生命。李亚强调:「乐团坚守传统演奏风格,坚持用『围坐』和自由『合乐』等传统方式来磨练演奏技巧,深入研究传统乐曲的即兴表演,并致力于复兴古曲;更尝试将丝竹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探索新编曲目与舞台视觉设计之可能性,借此吸引更广泛的听众群。」乐团曾多次登上央视、北京电视台,参与「中国音乐地图」资料库录制,并远赴欧洲、东南亚等地演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三代传承 合奏经典
此次音乐会,无论演出阵容及曲目均经过精心策划。阵容涵盖老、中、青三代,包括市级传承人周峰(笛子)、刘跃华(二胡),他们所奏的丝竹音乐味道纯正,深谙「即兴加花」之道。还有区级传承人糜佩蓉(扬琴),以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五位青年演奏家。演出曲目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八大曲」,包括《欢乐歌》、《三六》、《中花六板》等,并带来经典名曲《熏风曲》、《阳八曲》、《春江花月夜》等。此外,更特别为香港观众准备了经过两年打磨的古曲《四合如意》及完整版本的《行街》。
为帮助观众更深入理解江南丝竹的随性与即兴之美,8月3日将设音乐会前讲座,由李亚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萧梅共同讲解。李亚表示:「希望这次演出能够让香港观众真切地体会到传统江南丝竹文人雅集的氛围,透过音乐感受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人性之美。」

【中华文化节2025:上海徐汇长桥江南丝竹乐团音乐会】
日期:8月2日(星期六)
时间:晚上8时
地点:牛池湾文娱中心剧院
日期:8月3日(星期日)
时间:晚上8时
地点:上环文娱中心剧院
音乐会前讲座
日期:8月3日(星期日)
时间:晚上7时
地点:上环文娱中心演讲厅
讲者:萧梅(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及 李亚(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