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成立氣候國際協調辦公室

更新時間:03:00 2025-11-0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11-07 HKT

  氣候變化引起全球多國關注,香港科技大學昨日宣布,為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的旗艦研究項目Urban-PREDICT成立國際協調辦公室,設於科大大氣研究中心,期望在5年內推展研究和倡議,協助推動相關科技應用和跨領域合作,冀革新城市應對和防範天氣相關災害的方式。該辦公室主任、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主任兼講座教授劉啟漢相信,辦公室設於香港,將有助提升本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科大昨日舉行Urban-PREDICT國際協調辦公室啟動儀式,以及城市氣候預測與韌性圓桌會議。Urban-PREDICT項目由科大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副主任及教授陳飛共同領導,匯聚來自全球六大洲的科學家,將超高解析度天氣預報、人工智能和當地社會情況相結合,共同開發新一代城市級別災害預測及預警系統,冀革新城市應對和防範天氣相關災害的方式。項目直接支持聯合國「全民預警」倡議(Early Warnings for All),該倡議的目標是到2027年底,預警系統可覆蓋地球上每一個人。
研究改善早期預警機制
  陳飛向本報表示,氣候變化及相關災害影響全球,造成人命和經濟損失,故找出城市在防災和預報方面的不足並作改善,相當重要,「例如收不到洪水預警的話就會被沖走,而這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不論貧富」。他期望花2至3年時間「查找不足」,包括預報是否不準確等,「先假設自己知道得很少」,再以約2年時間研究新技術應用,以及與政府溝通如何改變政策等,特別是改善早期預警機制,「未來不應只講預測天氣如何,而是天氣對一般人會造成甚麼影響和危險」。
  他亦指,Urban-PREDICT建基於4大核心方向,即高解析度模擬、人工智能驅動的預測、有效的預警溝通及社區應變能力,「憑藉科大在人工智能和氣候科學方面的優勢,我們旨在連結科技創新與社會需求︰為最脆弱的群體提供精準、可行且易於理解的早期預警。」
助提升香港在國際影響力
  設立在科大的國際協調辦公室將作為是次合作的全球中心,負責連結各地的研究團隊、示範城市和合作夥伴,同時經科大發布各地的研究成果,並將之轉化落地。劉啟漢認為,香港在防災方面已做了不少努力,相信有很多經驗可以對外分享,同時可將外地的經驗帶到香港。他相信香港向外分享自身的經驗、包括擔當訓練的角色,將有助提升香港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有份出席啟動禮的世界氣象組織世界天氣研究計劃研究處處長Estelle de Coning認為,今次合作能為城市預測及應對天氣的方式帶來重要轉變,即讓科學更貼近社會。
  香港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重申,政府一直致力牽頭推動氣候行動與韌性建設工作,相信國際協調辦公室的成立,象徵着在邁向可持續未來的共同旅程中,踏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