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盘|大湾区申办奥运 须克服几何级数难关
发布时间:09:07 2025-11-14 HKT
由粤港澳共同承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巴赫前日到访启德主场馆,观看七榄赛事,形容大湾区拥有很多世界级运动设施,具备申办奥运的一切条件。「香港申办奥运」,以往听起来是天方夜谭,但今次全运会成功举行,反映大湾区城市处理大型赛事能力及协同效应,申办2036年奥运似乎不是一场梦。
下届奥运在2028年美国洛杉矶上演,2032年则由澳洲布里斯班主办,2036年预计重返亚洲地区举行,目前印尼、南韩等国表明有意申办。其实两年前已有智库组织提倡香港联同大湾区城市申办奥运,认为毋须额外投资基建,申奥财务利益有望逾300亿港元。
文体旅局局长罗淑佩今年7月接受《星岛》访问时表示,申办奥运属国家行为,办赛亦「可胜不可败」,并非「轻轻讲吓」,同时须审慎评估公共财政、资源等。对于巴赫指湾区有条件申奥,局方口径不变,强调申办奥运属国家行为,办赛不容有失,现阶段专注办好全运会,并视乎全运会经验检视举办大赛能力,「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有良好沟通。」
有建制中人指,申办奥运要配合国家政策,并非香港单方面的意愿可成事,若以大湾区名义联合申办,比单一城市主办的复杂程度呈几何级数上升,包括出入境政策、安检、物资通关,以至法律与体育争议、核心赛事分配、成本及经济利益摊分等,这些细节都要详细研究。
历届奥运主办国大多蚀本收场,去年巴黎奥运罕有赚钱,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擅用现有资源,95%比赛场地为现有场馆或结合城市地标,港人最深刻的莫过于「剑神」张家朗在巴黎大皇宫夺金;在艾菲尔铁塔下搭建临时的沙滩排球场,也被誉为奥运最美赛场。
今年全运会涵盖57个竞赛及群众项目,分布广东省、香港及澳门逾80个场馆,意味大湾区已具备基础体育措施,特别是启德体育园落成启用,毋须再大兴土木起新场地;而兴建临时场馆再拆卸,也减低「白象」工程出现的机会。
不过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认为,奥运收益非想像中巨大,有能力、有意愿申办的国家越来越少,令国际奥委会非常头痛。他指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与2008年北京奥运情况有所不同,现时毋须靠奥运彰显国力。他又指,香港融入大湾区的速度不算快,未来须集中搞经济建设及融合,花力气申奥可能会转移了焦点。
从好处看,他认为大湾区申奥可提升湾区影响力,强化香港国际地位、带动招商引资等,但举办奥运牵涉大量公帑及资源,香港近年亦陷入财赤,须谨慎考虑。
有议员同意先检讨全运会经验,再从长计议,始终奥运涉及全球,复杂性高很多,例如大湾区奥运以哪一地方为中心、选手村位置、人员流动等,背后需要国家级战略和高层次协调。对于大湾区申奥建议,政府近日主办的立法会选举论坛,不妨考虑设为指定问题,让未来「治港者」辩论一番。
聂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