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选举2025︱新界北选举论坛 候选人介绍政纲 谈及北都及区内发展
发布时间:10:37 2025-11-12 HKT
由政府筹办的「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第二天(12日)早上来到天瑞邨体育馆,举行新界北地方选区选举论坛,候选人包括新社联谭镇国、工联会曾劲聪、身兼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沈豪杰、新民党廖子聪,以及民建联姚铭。
候选人分别介绍政纲
在自我介绍环节,谭镇国表示自己在元朗读书及长大,现时是北区区议员,又称北区是其从政起步点,既感谢、亦有承担。他今次的选举口号是:「提速北都,为你增值」,形容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的新中心、经济新引擎,而他曾担任东华三院的主席,在教育、医疗、社福有认识,希望可利用自己在不同界别的经验、人脉、资源,服务新界北及所有香港市民。他的政纲是五大提速,包括交通、区内就业、在教育及社福配套、医疗服务等,亦要争取政府入驻的速度,带头为北都发展。
曾劲聪表示自己是全职区议员,亦是在北区长大,见证北区由乡村变成新发展区,而他作为工联会代表,重申民生无小事,若当选会继续工联会的传统,多聆听民意。他又称,自己在区内花了两个十年,全职、全心服务,希望自己的归属感可以在议会上发挥,提出更贴地的意见,参选的三大目标包括推动区内交通配套、加快北都规划落实,以及医疗到位。
沈豪杰表示自己已担任5届区议员,在元朗出生及长大,是律师及区内的中产,明白区内中产及基层要上班及照顾家庭的辛酸。他希望进入议会协助政府就北都订立专属条例,推进交通设施发展等,认为大发展不止起楼、起路,更要推动法律、科技落户北都,实现职住平衡。
廖子聪指自己自2015年起扎根新界,现在新界北正迎来北都发展的重大机遇,希望运用专业议政、实事求是的精神,令新界北变得更宜居、宜学、宜业,建议要增设幼儿中心支援家庭、推动STEM教育、提升关爱队的效能,增强医疗服务等。他承诺会推动北都由蓝图变成现实,让居民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
姚铭同样是服务社区超过20年,形容这是家及他成长的地方,而政府倡议北都前,新界北一直是香港的边陲地带,发展裹足不前、原区就业不足,认为除了发展外,都要思考如何惠及本区居民。他建议未来北环线要再提速、推动绿色交通、解决职住不均、增加不同类型学校的选择,其选举口号是「幸福北都」,希望北都不只是住的地方,而是交通规划完善、环境更好的社区。
廖子聪倡申办2036年奥运会
在提问环节,主持问到应如何进一步深化国际间交往合作,以进一步强化香港优势,成为国家与国际间的窗口。廖子聪建议香港举办更多国际赛事,又以全运会为契机,结合港澳优势与广东省合作,申办2036年奥运会,可让各城市分担成本,相信利用全运会场地不用大花公帑,便可打造新的经济增亮点。
曾劲聪倡停止输入外劳
主持人又问及要进一步改善本港就业,各候选人都认同北部都会区是一个契机,可解决区内职住不衡情况。其中曾劲聪则提出,政府应先考虑停止输入外劳,强调输入外劳已影响到部分本地就业情况;谭镇国则强调支持保障本地劳工优先,严厉打击黑工;姚铭提倡在北都「做大个饼」,扶持零售、建筑、饮食等行业。
沈豪杰首开腔提问 惟未得到回应
「辩论及跟进发言」环节,辩论如何令居民明白发展北都带来的好处与机遇,各人重点发言提及如何在不同范畴发展北都。沈豪杰是首名作出提问的候选人,他提出发展过程中,很多本地居民受影响,要求政府加快土地赔偿及尽快安置受影响的居民,并直接问到本身是乌溪沙及长径村村长的廖子聪有何见解,但廖未有作出任何回应。
沈之后指出希望政府可重新规划北都的教育蓝图,增加多些直资学校等,以让居民有更多的选择,问及曾劲聪就此有何意见,亦未获回应。
谭镇国支持推动国际深度合作
廖子聪最后向所有候选人作出发问,关注大家对推动国际间深度交流合作有何意见。谭镇国表示支持推动国际深度合作,举例特首李家超推荐新加坡总理投资香港,故应由政府主导;沈豪杰认为,北都在国际仲裁及调解是大有可为,亦可与「隔离海」前海一起做,透过法律与国际深度融合。
记者:郭咏欣
摄影:苏正谦
完整参选名单请参阅:立法会选举2025|报名参选名单持续更新 即睇地区直选、功能界别、选委界别报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