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评测︱漱口水愈「嗱」非愈有效 10款无标示染渍成分
发布时间:15:44 2022-12-15 HKT
漱口水是市民常用的口腔清洁用品,不过大家又对产品的成分有多少了解?消委会发布最新一期《选择》月刊,指出市面上32款漱口水产品,每使用份量的价钱可以相差逾18倍,亦有部份品牌,只以日文列出重要的产品资讯,如成份、每次用量和每日使用次数等,令消费者未能了解一些重要资讯,情况有待改善。其中一些成分如果多次使用,可能令牙齿染有渍斑影响外观,或是短暂影响味觉,但当中10款产品上没有列明。
消委会评测.漱口水逾半未提供完整建议和使用指引
消委会指出,于10月购入32款漱口水样本,售价由20元至167元不等。如按产品上标示的使用指引计算,每使用份量花费约0.33元至6.32元,相差逾18倍。


漱口水中较常见的有效成分,包括精油、西吡氯铵、氯己定、甜味剂、氟化物等。不过消委会发现有逾三成的样本(10款)仅以日文列出甚至未列出漱口水的成分。逾半(17款)样本未有提供完整的建议和使用指引。
消委会特别指出,长时间使用含氯己定及西吡氯铵的漱口水,可能令牙齿染有渍斑,影响外观,亦有机会影响味觉。不过在11款含有相关成分的漱口水中,足足有10款没有作相应提示,呼吁生产商或代理商改善。
用错漱口水可致失去味觉
消委会指出,西吡氯铵是一种具有杀菌功效的化学成分,广泛的科学研究证实,加入「西吡氯铵」(CPC)的口腔护理产品,可有效减少牙菌膜形成,以及防止牙龈发炎。至于氯己定亦与CPC类似,可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但由于氯己定较难溶于水,因此以其作为杀菌成分的漱口水,一般都会加入酒精,以助混合。

长时间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漱口水,或容易于牙齿表面形成牙渍,影响外观,而部分人士的味觉更可能会受到短暂影响,需待停用约2至3天才能回复正常。此外,有海外研究亦指出,漱口水中的CPC成分,可能会令少数人士出现上述情况。
11款安全漱口水
在消委会调查的32款漱口水中,共有11款漱口水含有以上两种成分,再扣除部分产品仅以日文或甚至未有列出如成分等重要资讯,以下为11款安全之选:
李施德林等两款刺激度最高
此外,消委会为漱口水进行用家实测,发现李施德林「全护配方漱口水」(#17)以及日本MONDAHMIN「MOUTHWASH EXTRA MINT」(#20)的刺激度最高,即使用者会觉得「辣」和「嗱」。不过消委会指,漱口水的刺激感与杀菌效能并无直接关系,消费者宜按个人接受程度和口味来选择漱口水。

消委会另外提出8项使用漱口水的贴士:
1. 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未必有更佳的杀菌功能
2. 漱口水的氟化物含量远低于牙膏,故漱口不能取代日常刷牙
3. 产品中的锌盐可减轻口臭,但切勿忽略口臭的真正原因
4. 漱口水一般只含少于2%的氧化氢,远低于牙医美白疗程的浓度(约20-40%)
5. 孕妇不建议使用含聚维酮碘的漱口水
6. 对严重蛀牙、配戴矫齿器或接受过头颈部放射治疗人士,使用含氟化物的漱口水可以加强护齿
7. 将假牙长时间浸泡在漱口水中,或令假牙变形、褪色,甚至锈蚀
8. 除根据医生指引外,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使用漱口水

部分内容由《星岛日报》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