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牛肉脂肪|牛肉最低脂部位不是封门柳? 烧牛肉14个部位脂肪4位置最高脂

更新时间:12:26 2023-03-07 HKT
发布时间:12:26 2023-03-07 HKT

烧牛肉最低脂部位竟然不是封门柳?牛肉脂肪分布大不同!「营养生」营养师Queenie Lam指出,烧牛肉脂肪含量可分为高脂、中脂和低脂3种。她把牛肉划分成14个部位,4个较低脂,但最低脂并非封门柳;亦有4个部位较高脂,最高脂是牛五花。

牛肉脂肪 肉类高脂/中脂/低脂定义

营养师Queenie Lam在「营养生」facebook专页发文指,烧牛肉为港人最爱的食物之一,进食时的油脂含量及分布对口感很重要,但仍需要留意各部位牛肉的实际脂肪含量,以免摄取过量的饱和脂肪。

以每100克肉类计算,肉类脂肪含量可分为高脂、中脂和低脂3类:

  • 高脂肉类: 脂肪含量20克以上
  • 中脂肉类: 脂肪含量12至20克
  • 低脂肉类: 脂肪含量12克以下

14个烧牛肉部位脂肪含量

不少人以为封门柳最低脂,但原来有1个部位更低脂。Queenie 把牛肉划分为14个部位,以每100克烧牛肉计算,比较各部位的脂肪含量。烧牛肉14个部位包括:牛颈脊、牛肩胛肉、牛腰肉、牛肋肉、牛臀肉、牛后腿内侧、牛舌、牛小排、牛胸腩、牛板腱、牛五花、封门柳、牛胸腹、牛后腿外侧。烧牛肉当中,有4个部位属于高脂、6个属于中脂,4个部位属于低脂:

 

综合营养师Queenie Lam提供的资料可见,烧牛肉14个部位,以每100克肉类计算,脂肪含量最高是腩位牛五花,高达42克;脂肪含量第二高的是牛胸腹,含28g脂肪;港人常吃的牛小排位居第三。脂肪含量最低的是牛后腿内侧,只有5克脂肪,其次是后腿外侧、牛板腱和牛板腱。

烧牛肉4个部位属于高脂

(脂肪含量以每100克肉类计算)

  • 高脂烧牛肉部位:牛五花;脂肪含量:42g
  • 高脂烧牛肉部位:牛胸腹;脂肪含量:28g
  • 高脂烧牛肉部位:牛小排;脂肪含量:23g
  • 高脂烧牛肉部位:牛肋肉;脂肪含量:22g

烧牛肉6个部位属于中脂

(脂肪含量以每100克肉类计算)

  • 中脂烧牛肉部位:牛胸腩;脂肪含量:19g
  • 中脂烧牛肉部位:牛肩胛肉;脂肪含量:17g
  • 中脂烧牛肉部位:牛舌;脂肪含量:16g
  • 中脂烧牛肉部位:牛颈脊;脂肪含量:15.2g
  • 中脂烧牛肉部位:牛腰肉;脂肪含量:14g
  • 中脂烧牛肉部位:牛臀肉;脂肪含量:14g

烧牛肉4个部位属低脂

(脂肪含量以每100克肉类计算)

  • 低脂烧牛肉部位:封门柳;脂肪含量:11g
  • 低脂烧牛肉部位:牛板腱;脂肪含量:6g
  • 低脂烧牛肉部位:牛后腿外侧;脂肪含量:7g
  • 低脂烧牛肉部位:牛后腿内侧;脂肪含量:5g


烧牛肉过程产生致癌物 长期吸入损害健康

营养师Queenie Lam提醒,进食过多含饱和脂肪的食物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另外,在烧牛肉过程中,亦会产生的致癌物多环芳香烃(PAHs)及多环胺类(HCAs),如果长时间吸入更会使身体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健康细胞。

同场加映:甚么是PAHs(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内容获「营养生」授权转载

「营养生」网站:https://www.negimenforall.com 
「营养生」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negimenforall

 

饱和脂肪摄取过多 易增中风患心脏病风险

本港衞生署指,脂肪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及三个脂肪酸分子所组成,从食物中常见的可分为2大类: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食物。本港食安中心列出饱和脂肪及不饱和脂肪的特性及食物例子。

 

    饱和脂肪VS不饱和脂肪

    1. 饱和脂肪特性及食物例子

     

    2. 不饱和脂肪特性及食物例子

    饱和脂肪:

    • 饱和脂肪使血液更易凝结,引致血管硬化、中风、心脏病等疾病,并促进肝脏产生胆固醇,过量更会令血液的坏胆固醇上升,其不良影响比过量进食胆固醇还大。

    不饱和脂肪:

    • 可分单元和多元不饱和脂肪。单元不饱和脂肪能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 水平,保持血管畅通,对健康有裨益。
    • 多元不饱和脂肪中的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是必需脂肪酸,由于身体无法合成制造,必须从食物吸收,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它们能稀释血液浓度,降血压及改善免疫系统功能。适量摄取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水平。

     

    延伸阅读:烧烤肉类易致癌 6大因素增加致癌物PAHs

    根据食安中心资料,PAHs(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指一大类含有多环的碳和氢原子的有机化学物质,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在空气、土壤、水和食物中无处不在。PAHs在燃料及有机物质未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形成;车辆排放的废气和香烟的烟雾中也含有PAHs。

    以下6个因素会增加烧烤食物内PAHs含量:

    食安中心指,烧烤食物时,以下6个因素会增加食物的PAHs含量:

    1. 食物与热源的距离太接近
    2. 食物含高脂肪
    3. 使用高温
    4. 长时间烹煮
    5. 油滴份量多
    6. 煮食燃料的种类(如炭或柴)

    食物环境衞生署于2004年进行了一项PAHs研究,收集了多种烧烤肉类的样本,包括烧味(烧肉、叉烧及烧鸭)和肉干(牛肉干及猪肉干),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食物的烹煮温度愈高,或食物距离热源愈近,其PAHs含量便愈高。

    此外,烧鸭的皮和脂肪部分(外在部分)的PAHs总含量较高;而炭烧食物的PAHs含量高于以气体炉烧烤或电炉烘焗的食物。不过,我们亦发现用电炉烘焗或气体炉烧烤的烧味,其PAHs总含量与外国研究发现的其他食品的含量相若。换言之,用这些方法配制的烧味并非特别高风险食品。


    延伸阅读:烧烤减致癌风险 5招减少PAHs摄入量

    吃烧烤食物想减低致癌风险,食安中心建议以下5个方法,减少PAHs的摄入量:

    食安中心建议以下5个方法,减少烧烤食物的PAHs摄入量:

    • 消费者应保持均衡及多元化饮食,切勿进食过多烧烤食物。
    • 烧烤时亦不宜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应尽量改用水煮或蒸等烹调方式。
    • 建议烧烤时应避免食物接触到火焰,而且热源最好处于上方。
    • 嗜吃烧烤食物的消费者可选择产生较少PAHs和HCAs的食物。据报肌肉组织(蛋白质)较多的食物,例如肉类、家禽和鱼类在煮好后检出较多HCAs,而其他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蛋和豆腐)只含极少分量的HCAs。
    • 消费者可选择烧烤外皮不能吃的食物(例如蕃薯、带皮的粟米、双贝类及未剥壳的甲壳类海产),因为外皮可防止PAHs渗入食用部位。

     

    烧烤食物被微生物污染 可致食物中毒

    食安中心补充指,除了PAHs和HCAs外,烧烤食物亦有机会被微生物污染,肉类要彻底煮熟才可以杀灭致病原,否则可引发食物中毒风险。

    食物中毒传播途径+潜伏期+治理及预防方法:

     

    撰文:Victoria

    《星岛申诉王》于3月1日隆重登场,节目为民请命抱不平、追踪城中热话,亦会搜罗温情小故事。你申诉,我跟进,揾91999933,《星岛申诉王》随时候命!
    立即报料:https://bit.ly/3IMunqd
    你的独家报料一旦被采用及报导,将获得乙份奖品。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