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洁首次香港个展「糖不甩 Childtopia」 一封黏在港人心上的情书
发布时间:16:55 2025-11-12 HKT
「无价的童真是初心,也是一片内心深处的净土,我想把一份童真般真挚的爱送给香港。」金马影后李心洁首次在港举办个人艺术展「糖不甩 Childtopia」,由即日起至11月30日于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展出。20多幅全新的圆形画作,将菠萝包、姜汁撞奶、碗仔翅等传统港式地道小食化为童趣脸谱,搭配李心洁与外婆的福建话故事,以及儿子的粤语童谣及画作,构成一封写给香港的温暖情书。
李心洁香港首次个人艺术展 一封致港人的温暖情书
这次画展的出现,源于李心洁对香港的深厚情感,如同她在写给香港的信件中提到:「2001至2007年,我在香港居住。这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和深刻的一段旅程。」初来乍到,李心洁坦言需时适应香港的节奏,「香港是我去过节奏最快的地方,无论走路、做事、说话。」但渐渐融入后,她随即爱上香港的韧性与活力,「无论生活有多少压力,香港人都有很强的生存力。」这段时光犹如李心洁的一场人生华彩乐章,嫁给香港人、拍摄多部香港电影、在香港结交无数挚友,甚至取得香港身份证,成为名副其实的「香港人」。
岁月和疫情拉远了距离,但却从未淡化回忆。在完成画作的当下,李心洁的第一个心愿便是「带著作品回香港分享」,正如她在信件中提到:「我想把一份童真般真挚的爱送给香港。」她希望带给港人一个纪念,让观众去了解到,「人的生命里面,经历的事情都是你人生中重要的轨迹。」
「糖不甩」:黏在心上的童真
展览名称「糖不甩」,由李心洁亲自命名,她忆起2001年初到香港时,经常光顾「糖朝」甜品店,最后必点一碗「糖不甩」,「圆形糯米球像我画里的白底圆脸;黏着甩不掉的糖粉,就像永驻心中的童真。我希望传递小朋友的童真,以及长大成人之后如何保持自己内心的童真。」英文名「Childtopia」则把「Child」与「Utopia」结合,意味在成人的喧嚣世界里,为每个人保留一块童心乌托邦。
画作以孩童脸谱为主角,融入香港经典街头小食元素,如鸡蛋仔、糯米糍、钵仔糕等,象征甜食带来的无限喜悦,「小朋友喜欢吃甜食,大人吃甜食时也会露出童真笑容。」甜品如童真,不分年龄,即使长大成人也可守护内心那份纯净。这次系列的画作全都使用圆形画布,李心洁解释指是象征华人文化中的「圆满」与「团圆」,「圆形代表圆满,假如长大后可以保护内心的童心,对我来说就是人生的一种圆满。」
生命的底色:从画布到人生
画作背后,还蕴含著李心洁的童年经历及珍贵回忆:《钵仔糕》中含著奶嘴的婴儿,其实是她与丈夫帮助儿子戒奶嘴的趣事;《白糖糕》画化作鱼儿的孩童,脑海浮现的是儿时在河边自由奔跑、捉鱼爬树的回忆。她希望观众可以发挥想象力,「以单纯的心去感受」,联想起生命中的重要轨迹,唤醒「以前的自己」,亦提醒大人让孩子自由探索这个世界,「不要用大人的角度去限制他们。」
展览除了「糖不甩」系列作品,还有4幅从台北个展《不止于静 Beyond Silence》移展来港的大型作品,亦有3件与家族相关的装置及作品。其中一件摆放在进门当眼处的,是李心洁以外婆亲手缝制的碎花衣改制而成的非卖品画作,「这幅画会在我每一个画展中展出 ,它带著我的精神和爱。」李心洁的绘画起点,源于外婆的离世,当时二十多岁的她在面对挚爱的永别,不知如何抒发悲伤,便执起画笔,在画布中画下想念。「外婆是我生命画布上的底色,遇到错误,想起外婆的辛苦,我的就不算什么。」外婆无条件的爱,让李心洁在面对人生风浪时,总有力量挺过去,「小时候感受过爱的孩子,长大就能面对一切。」她感慨,并期盼这份爱能疗愈当今社会。
与自己对话:超越语言和文字
「画画是与自己很私密的对话,我很喜欢一些超越语言和文字的创作空间,我觉得画画给了我这个空间。」李心洁描述,绘画时的灵感是从「心里自然流出来」,没有阻滞,纯靠直觉,让她放空过度用脑的日常生活,找回踏实的感觉。画画以外,她也会辅以禅修静坐,「以静制动」面对外在的世界,「内心安定时,外在不会影响到我,反复为静,就能转化负面情绪。」李心洁以「糖不甩 Childtopia」向港人寄出一封黏在心上的情书,邀请众人踏入这块乌托邦之境,找回内心永甩不掉的童真。
李心洁首个香港个展 「糖不甩 Childtopia」
- 日期:11月7日 至 11月30日(每周三至周日)
- 时间:下午12时 至 晚上7时
- 地址:上环新街13A号 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