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吃饭有害?健康知识碎片化衍生不良后果

自从有了网络世界,一般人的健康知识好像增加了。不知道的事,上网查一查也就知道了;就算没有东西要查,得闲没事浏览不同网页,也会得到很多讯息。讯息有些未必正确,然而即使是正确的讯息,当碎片化地从不同媒体吸收,也可能导致误用。最近我从医疗界不同专业人士口中,便听到几个关于吃饭的例子。

例子一:病人气管有点不舒服,医生见她很瘦,便关心她的饮食营养问题,昨天晚餐吃了多少饭?她立即斩钉截铁的说自己「我唔食饭㗎!戒饭好多年啦!」医生奇怪,问她是否因患了糖尿病戒饭?她却没有糖尿病,而是因为「食饭会有糖尿病嘛!」细究之下,她是从媒体看到的,有权威来源,是医生讲的,但原意是「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饭量」,知识碎片化令她把它反过来理解了。

例子二:这位病人也是很瘦,一看就感到是营养不良,而且没有在午餐吃饭好几年了,那么他午餐吃什么呢?「吃麦皮啰!网上话可以降胆固醇,我唔想胆固醇高所以keep住每日一餐麦皮,午餐除了麦皮什么也不吃。」的确,他得到的是正确讯息,以燕麦为例,一个普通饭碗的燕麦只有约150卡路里却很饱肚,升糖指数亦较低,确是有利于体重控制及血糖控制。但是,像他般已经偏瘦了,仍为了防止胆固醇过高而每天一餐以麦皮代替饭、面、菜、鱼、肉,其实无需要也不适宜,是知识碎片化的结果。

知识碎片化其实是一个大趋势,势将衍生各类问题,当局全力拼经济之余,会关心一下这个问题吗?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