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停播收费台|从用家角度 看有线真正死因
有线电视放弃收费电视牌照,当然有点突然,但不算太震撼。无线新闻也为这事做了一个小特辑,流水账式,再访问学者,我看后觉得搔不著痒处。我也曾付费收看有线多年,有些印象深刻的场面,也许更值得「死因研究庭」参考。
场面1:放弃英超
有线1993年开台后数年,开始直播欧联足球赛事,我也开始了周中夜半起来睇波的生活习惯。后来有线更播过英超,每三年和 now 争夺播映权,轮流「揸庄」。但近年有线没有再争,长期由 now 播映。当年我在传媒工作时,有次李泽楷招待午膳,他说:「足球是兵家必争之地。」有线放弃英超,可能是最大致命因素。

场面2:有线难 cut
有线不再播英超时,我曾致电客户服务部,表示我安装时你们的宣传是有英超,现在没有了,会否减月费?答复是绝不,非常强硬兼无礼。其后我在2014年 cut 了有线。不久后,发生了用户无法 cut 有线,到有线大厦斩人的血案。「有线难cut」是不是死因之一?我认为是。
场面3:服务态度
2015年,有线客服主动致电给我,这次十分有礼貌,建议我重新订看有线。我说你们当日这样这样,对方低声下气:「谢生,我哋吸收咗经验,会改㗎嘛!」无疑诚意十足,但我付钱给你,不是帮你培训员工或公司文化,我付钱的一刻你应当已承诺了有合理的服务,尤其必须有基本礼貌。
场面4:廿四小时新闻
太太在2016年再安装了有线,因为她也出身于传媒,想看有质素的廿四小时新闻。
场面5:新闻取材
2018年,美国参议员麦凯恩脑癌逝世,有线新闻一连数日报道他的丧礼、灵堂布置等,我和太太都大惑不解。麦凯恩的丧礼,对香港有什么特别意义?谁有那么大的兴趣?还是有线新闻中心决策人的个人喜好?我们付费是为看有质素的新闻,那一刻开始动摇了。
场面6:立场偏颇
2019年,每天早上看有线新闻,都是令我感到相当偏颇的示威和冲突场面,不符合我们所要求的中立、中肯、深入。最终我们在2019年终止订看。在政治上靠边站是否死因,很难说。至今有线的「镬」仍在我天台,但前缘再续已无望,要看看几时把镬拆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