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不正|1/4港人有哨牙或鞋抽面 治疗目标是改善功能还是外观?

随著时代转变,近年的工作,逐渐由纸媒扩展至网媒和电子传媒。上星期就陪同一位牙科医生到电视台录影,讲「哨牙」与「鞋抽面」——一是上颚突出,一是下颚突出,都属于「咬合不正」,会影响进食和发音功能,更非常影响外观。

原来,香港大约有15%的人有鞋抽面,10%的人有哨牙。即是说,大约有四分一的人口,有咬合不正的问题。咬合不正当然可以治疗,包括箍牙、颚骨矫正手术等。但这天医生提到一点,比治疗本身更具启发性:其实你想改善什么?

医生说,所有为哨牙或鞋抽面而做的治疗,都是想带来改善,于是病人十之八九会问:做完之后,会比而家靓几多?病人的著眼点,是在外貌上可带来多少改善。然而,医生的角度却可能是以病人的咬合功能、个人健康为出发点,外观可能只是次要的考虑。

基本上,医生会根据病人意愿,制定最适合的方案,但也必须视乎客观条件。因为,即使病人首要考虑的是外观,功能改善是他的次要考虑,也有些情况未必可以按著病人的意愿去做,例如他的牙骨能否承受某些治疗,也是必须考虑的。以箍牙为例,虽然效果好,但对于外貌的改善程度有一定的限制。而颚骨矫正手术能改变的程度比较大,但也有其他考虑。

所以,最终的改善结果,视乎病人自己想改善的目标,以及所采取的方法。最重要是病人或家长要和医生详细沟通,了解清楚才开展治疗。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