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马美食|肉骨茶都有分黑白?原来唔系晚餐系早餐?
三月底,春寒料峭。忽冷忽热,多雾潮湿的天气,特别容易病。
呢个时候,最好食啲滋补嘅食物,能够驱寒袪湿暖脾养胃,咁就唔怕寒邪入侵。
星马国宝肉骨茶(Bak kut teh),汤料皆以袪寒补气为主调,一煲滚住,暖入脾胃,正气凛然,咁就百毒不侵啦。

马国的黑水肉骨茶,药材味浓,属福建人口味。
肉骨茶分黑白
不过要食肉骨茶,首先要辨清黑白。唔系,唔系是非黑白个黑白,真系颜色黑白个黑白呀。话说肉骨茶世界里,有分唔同门派。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可谓旗鼓相当,二分天下。当中新加坡,因为受潮州移民影响,肉骨茶汤用咗大量胡椒和蒜头,煲出嚟胡椒味重,颜色较浅,称为白水肉骨茶,也就是潮州派肉骨茶。至于马来西亚,则深受福建移民影响,肉骨茶汤用大量药材、香料和黑酱油调味,煲出来的汤,有股浓重的药材香味,颜色则呈深褐,几近暗黑,故被称为黑水肉骨茶,也就是福建派肉骨茶。

新加坡肉骨茶以胡椒作汤底主调,汤色较白,是潮州派。
星马谁是祖宗
其实黑白肉骨茶,谁才是元祖正宗,至今仍莫衷一是。坊间流行的几种源起说法,难以证实真伪,至今仍存争议,姑且在此罗列一些说法,以供参考。第一说,是肉骨茶源自马来西亚的巴生,巴生是个港口,聚集了大量苦力来作搬运工人,祖籍永春的巴生人李文地,想到用药材煮带肉的猪骨头,给苦力们补充体力,由于骨头连肉,李文地得了个外号叫做「肉骨地」,恰巧永春话的里「茶」和「地」同音,久而久之,「肉骨地」就变成肉骨茶了。至于第二说,也说肉骨茶也是起源于港口,也是苦力们补充体体力的食物,只是那个港口不是巴生,而是新加坡,当地的潮州苦力,以家乡常用的胡椒和蒜头来做汤底,放进连骨带肉的猪骨,伴白饭或以油条蘸汤来吃,再加一壶中式浓茶解油腻,「肉」。「骨」。「茶」。于是三者俱全了。

星马人大清早就吃肉骨茶了,像广东人去饮茶。
是早餐非晚餐
两种说法,各有拥趸,各有人相信。要辨清真假,殊不容易。
只是,有几点说法,是两者皆通用的,就是不论在新加坡抑或马来西亚,肉骨茶都是发源于港口,皆是码头苦力们补充体力的美食。而且,不论是胡椒汤底抑或药材汤底,都有驱寒袪湿的功效。还有就是,无论白水还是黑水,都以带肉猪骨作食材,加白饭油条,并配一壶浓茶来吃,几近相同,只是汤的口味有异而已。还有一点相同的,是两者源起,其实都是一道早餐,是苦力们开工前享用的早餐,吃完就充满力量,可以开工了。至于后来,肉骨茶成为星马两国的国菜,更蜚声国际,登上大枱,早午晚全天候都可享用,已是后来又后来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