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存贷利率「双降」之后(一) | 北漂见闻

  美国今年首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录得负增长0.3%,联储局进一步减息遥遥无期。反观录得增长5%的中国内地,本月却接连出现存贷款利率「双降」的情况。

  首先是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全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与5年期分别低至3厘和3.5厘;随后国有银行如工农中建,以及招行、中信、民生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乃至上海银行、北京银行等地方性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综合市场数据,最新1年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厘,3年期与5年期存款利率亦分别只有1.3厘和1.35厘水平。

  内地存贷款利率同时下降,表明经济前景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当局希望企业与个人多贷款、多消费政策意图。然而,市场对此却并不买帐。过去一年,笔者身边的同事朋友以及社交网络上,讨论得更多的并不是如何使钱,而是在减息环境下如何寻找定存的替代产品。作为传统定存产品替代品的「大额存单」,一度成为市场新宠。

  该工具的发行机构为银行,其特点为可转让,息率略高于传统定存,属于介于定存与债券之间的低风险产品,最热门时需要「抢」先至能购买到。但随着今次存款利率下调,大额存单的高息优势亦不复存在,有报道引述银行的客户经理称,越来越多客户转向查询短期理财产品。可见即使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市场出现的亦只是「存款搬家」效应,资金并未转化成购买力刺激消费,催谷经济有待再接再厉。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