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健生 - 不可替代 | 跨晒界
自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表声明,称美国国旗必须在美国生产,马上惹来热议。一位美国网民说,有些东西无法在美国生产,而且就算在美国生产,成本价格也会贵到没人想买。另一位网民评论更激烈,他说:「你是个白痴,我们没有这样的工厂,也没有产能,真的要本地制造需要花好几年,而且成本价格一定很高。」我同意他们的说法,这都是常识。
工厂生产,需要计算两大主要成本,物料和人工。以电子产品为例,一块线路板,美国当地采购成本价格是中国的数倍以上,而且很可能本身就是来自中国制造的,如果是纯美国制造,成本价格我简直不敢想像。现在很多电子产品里面的元器件,也产自中国。苹果手机之所以在中国生产,原因之一是中国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一流的生产工艺,满足需求。要制造业回流,把工厂和供应链都搬回去,我认为几年时间都不够,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电子产品。苹果花了多少年,才在中国建立起这个成熟生产供应体系,他们最清楚了。
撇开在美国开工厂的时间和成本问题,另一个大问题,当然是人力资源了。人工资源又变成两大问题,一是去哪里找到人,二是人工成本。今时今日,美国年轻人毕业后,傻的才会相信他们愿意去工厂拧螺丝做装配。工厂就算自动化程度再高,也需要各种技能的工人及技术员工程师,美国有吗?够吗?就算有,工资会是中国的多少倍?把时间成本,高昂的工厂运营成本、物料成本、人工等算上去,整个电子产品的成本会大幅上升,售价亦然。大家觉得美国消费者,会愿意付出更高昂价格,去购买美国生产?
最近去美国出差,跟当地某大公司开会,对方称赞我们中国人勤奋,工作态度认真,反馈了技术问题24小时内就提出解决方案,高度表扬我们工程师团队。我接触到的美国公司及客户,对我们中国生产优质产品非常满意,他们心知肚明,当地不可能以同样成本,做出同样水平产品,这是残酷的现实。美国要制造业回流,谈何容易。特斯拉苹果那些掌舵人,在美国依赖进口中国零部件生产做成品的中小企业家们,最清楚中国制造为甚么不可替代。
喊口号很容易,做成事才难,让我们拭目以待。
视觉科技CEO
卢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