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荞因 - 袋鼠跑掉了 | 镛融芯语

  本港经济反复市场多变,近年不时总有些熟悉的招牌悄然消失,但当听到外卖平台Deliveroo(户户送)宣布退出香港市场时,那种遗憾及失落感尤为强烈——这不仅意味着一个合作近8年的商业伙伴离场,更像是一位懂得品味的食客从此缺席。

  香港外卖平台市场始于10年前,当时崛起的3大平台各具特色。Foodpanda以选择多元取胜,Uber Eats已于两年前退场,而来自英国的Deliveroo则开创独特的经营模式。回想起疫情期间,由于社交距离、限聚令、多项封锁措施和餐厅关闭,许多人都被困家中,亦改变了个人消费模式。外卖平台的使用率在这期间大幅增加,成为餐饮业的重要支柱。

  早在疫情前,我们就因为服务理念高度契合,选择了Deliveroo作为合作伙伴。Deliveroo精选高端餐厅,靠著送货区域广,服务佳等优势,培养了一批追求用餐体验的忠实客户,而对餐厅来说,这是一个「单价高、舍得食」的平台,有重视品质及消费力较高的客户群,能维持固定「大单」。

  随着Keeta两年前正式打入香港,外卖市场掀起一场价格革命。Keeta以「免运费」、「6折优惠」等激进策略迅速扩张,彻底改变了市场生态。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坚持品质路线的Deliveroo逐渐失去优势,最终选择退出香港市场。如今市场形成双雄对峙局面,令人忧虑的不仅是竞争减少可能导致的市场垄断风险,更是市场多样性的逐渐消失。

  当前经济环境催生「降级消费」模式,消费者从注重品质转向追求折扣,这种心态不仅体现在网购平台拼多多的崛起,也迅速影响到了餐饮业。身边同事点外卖时,往往花费大量时间比较各平台优惠,200元的特价北京填鸭比食材品质更受关注,半价后仅需25元一杯的咖啡更是大家近日的必点饮品。这种消费模式的转变,逼使酒店及餐厅纷纷参与斗平的价格战,高达30至50%的折扣力度,令从业者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作为一间重视食物品质的餐厅,我们面临如何在激烈的价格战中自处的困境。一方面,无法像高端餐厅那样只服务于极少数的高消费群体,另一方面,也不想牺牲食材品质来加入价格竞争的行列。这种「不上不下」的处境,与Deliveroo在Keeta和Foodpanda之间的困境何其相似。

  在这场「红海」竞争中,试图在中间路线求生存的餐厅,往往在价格与品质间挣扎求存,处境最为艰难。短期来看,消费者当然是直接受益的一群,但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香港餐饮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一端是价格低廉但品质一般的大众餐厅,另一端是高端奢华但客群稀少的精品餐厅,坚持品质却价格中至中高的餐厅则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Deliveroo的离场,象征香港外卖市场格局转变,也预示餐饮业正面临的更大挑战。虽然前路艰难,但我始终相信,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品质始终是餐饮业立足的根本。这场生存的较量,同时也该是业界及市场对香港餐饮文化未来走向的集体思考。

镛记酒家行政总裁
甘荞因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