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港加入RCEP可缔造双赢 | 安业兴邦
香港全力拼经济,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表示,特区政府将强化贸易机制对接,继续争取早日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保协定》(RCEP)。虽然只短短两句,但已折射出RCEP对区内经济举足轻重的份量,以及商界对香港能够尽快加入的期许。
回顾RCEP于2022年1月生效之时,香港已正式申请加入,当时预期需时年半,但地缘政治局面令进度拖延且变得复杂。虽然港府无法直接处理大国博弈,但特首努力出访不同成员国,包括三度访问东盟介绍香港的优势和商机,其努力和决心值得肯定。而刚在9月举行的RCEP第三次部长级会议,新成员加入程序正式通过,为申请者或感兴趣加入的经济体创造条件,商经局亦随即表明会尽快争取香港加入RCEP。
香港正处于关键的经济转型期,不但需要求变,更要开拓新出路,RCEP作为全球最大自贸区,恰如其时可为香港带来东风,希望特区政府再加把劲,真能早日传来好消息。
尤其近年国际上的贸易保护主义持续蔓延,过去较着眼西方市场的香港是时候采取「两条腿走路」,同时发力开拓亚太区市场,以分散风险。
RCEP涵盖东盟十国、中日韩和澳洲与新西兰等15个国家,最新数据显示,其生产总额已上升至近39万亿美元,占约全球3成的GDP和贸易量,成为近年动荡世界局势下,支撑和稳定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由2023年至2029年,RCEP区内的GDP将增长10.9万亿美元,是美国同期的1.4倍、欧盟的2.6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
巩固专业服务枢纽地位
香港作为出口导向经济体系,向来与亚太地区的贸易联系紧密,以2022年计,与15个RCEP成员国的货贸总额就达到近8600亿美元,占整体货贸总额超过70%。大体来说,香港将来如果能够加入RCEP,至少会有以下三方面受益:
其一是目前15个RCEP成员中,日韩还未与香港签订自贸协定,将来香港加入RCEP,就等于打开了日韩新市场,带来新贸易及投资机遇。
其二是对于其余13个市场,由于有了RCEP贸易框架,香港亦可享更优惠待遇,包括开放市场准入、关税减免和简化海关程序等,一则港商可直接降低贸易成本和更易开拓市场版图,二则有利推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增长,香港作为区内重要转口港就能直接得益。
其三是凭借各界人才和经验,香港加入RCEP后更可巩固其专业服务枢纽地位,同时为RCEP成员国提供多领域专业,提升区内商贸价值链,缔造双赢局面。
曾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