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内地「电鸡」横行(二) | 北漂见闻

  近年内地电动单车(俗称「电鸡」)横行,已成为民众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电鸡」数量已达3.5亿辆,超过4轮私家车的3.4亿辆,在2022年及2023年,全国电鸡销量每年均达到5000万至6000万辆,增幅达双位数字。

  电鸡迅猛增长,一方面是受到外卖、同城速递等行业带动,基本上该类交通工具已是所有外卖、同城速递人员的主要交通工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亦开始热衷使用「电鸡」,有些过去以单车为代步工具如今「升呢」,而且更不乏一些揸开私家车的「精致中产」,「降级」选择电鸡。

  笔者访问身边一些「电鸡」族,之所以纷纷选择「电鸡」,无非是贪方便。「电鸡」使用得较多的场景,一是接送仔女返学放学,二是去街市买餸,三是解决日常返工放工从地铁或巴士站到住宅屋苑的「最后1公里」通勤。这些用途的共同点,总结起来包括短途、高频、对准时的要求高。价格便宜亦是电鸡另一大优势,其价格低至1000元人民币已可入场,最贵的亦不过3000至5000元;其次是「电鸡」充电数元即可行驶几十公里,能源成本比用油实惠甚多。

  对于「降级」选择「电鸡」的中产,主因则是内地的交通太拥挤,不仅塞车是日常,出街泊车亦有诸多不便;「电鸡」不仅可随意穿行,路边亦可随意泊,完美解决上述问题。更不用说在一些大城市,私家车牌照都不是买车即可获得,例如北京主要是摇号(抽签),上海则通过价高者得的拍卖,深圳则是摇号和拍卖并行。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