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建设乐而忘龄的社会 | 安业兴邦

欣喜看见政府在《施政报告》提出成立「促进银发经济工作组」,制订措施发展银发产业,推广「银色财务及保障安排」及促进「银色消费」,更为长者再培训及再就业提供良策方向,释放「银色生产力」;创造一个乐龄友善的社会。

  事实上,根据统计处资料显示,未来25年,香港65岁及以上长者人口会增加接近一倍,加上香港是全球最长寿的地区之一,在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问题时,除了需要制订措施发展银发产业,我认为大方向之一是采取积极的「赋能」方向,推动长者活跃老化(active ageing)。因为六十后,甚至七、八十岁仍行得食得玩得的大有人在。

促简化中高龄就业计划

  要做到老之将至,乐以忘忧,其中除了推动长者再培训及再就业,其实也可以大力推动及推广乐龄科技。偶尔听到同事说家中长辈苦于不容易学习新科技,科技产品如何日新月异也好像不能受益;但实际上,乐龄科技产品与方案,是有助推动本地安老及复康服务的。由政府及社联合办的乐龄科技博览暨高峰会将在11月21至24日举行,策划乐龄科技展的社联业务总监陈文宜认为「乐龄科技并不止是追求高科技,也得注重人性化。」在独老和双老贫穷住户合共高达26万下,贴心富人性化而且能让银发族乐于使用科技产品,以求便利他们的生活,实在十分重要。

  好像名字看来复杂的「远程科技」,只需要一个智能控制器连接智能手机,替独居或双老长辈「睇火」,减低火灾的机会;又或者安装一个应用程式连接多个感应装置,便能监测长者在家安危,既关怀长者,同时减轻一点儿照顾者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在推动乐龄科技时,也不应忽视识别有志及有能力的初老长者,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措施可以是简化中高龄就业计划,鼓励雇主聘用长者。

  当发展银发经济渐见进步时,不妨同时考虑照顾者的需要,同步发展及推动「照顾者经济」。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这句说话虽然是形容自己求学心态是发愤用功到忘记食饭,快乐到忘记忧虑;但这也是我期望在促进银发经济工作下,能够让香港的乐龄人士能真正在晚年时乐以忘忧。

曾安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