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业 - 爱情电影的效益 | 安业兴邦

我算是电影迷,但谈不上是爱情片迷。近日朋友在谈论几出爱情电影,不期然勾起了我的兴趣。

  趁国庆假期,我便看了刚刚入围竞逐金马奖的香港电影《我谈的那场恋爱》。故事以网骗开展,充满错摸,调子轻松,集中描写张天赋饰演的「少年」,人生漫无目的,首次进行网骗,与吴君如饰演的被骗对象,妇科医生余笑琴,谈了一场大部分时间以手机屏幕交流和进行的「恋爱」。

好电影不愁观众支持

  香港的爱情电影不乏浪漫经典,例如八十年代《秋天的童话》和《阿郎的故事》,古装武侠片《倩女幽魂》如果没有宁采臣和小倩那一段人鬼恋,可能不会那么经典。香港爱情片偏向情节营造,务求令观众难忘,但对于「爱情」这一回事,绝少详细探讨。《我谈的那场恋爱》除了别开生面的剧情,侧面揭示了「网恋诈骗」的手段,甚有「警世」意味。电影同时展示了爱情其中一个重点:相信。当其他人都认为余笑琴被骗,她却认为自己真的有恋爱过,因为「爱情,你信咪系真。」香港电影市道在复苏的路上,好的电影一定会吸引观众入场支持的。《我谈的那场恋爱》上映以来,票房不俗,证明电影有质素。

  《我谈的那场恋爱》轻松愉快,以浪漫手法包装了「网恋诈骗」这社会议题,这可能是胜出由香港电影发展局推出「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的原因之一。这计划由2013年推出至今,获基金融资的电影已有24部;担任了电影编剧超过15年的何妙祺,首次执导的《我谈的那场恋爱》便是获奖者之一,同届获奖的电影还有《但愿人长久》及《流水落花》。期待这计划能支持香港电影人继续创作有质素的电影。

  同时期另一出荷里活出品《痛爱完成式》,比较贴近传统爱情片走向:典型金发美女来到波士顿寻梦期间遇上高富帅医生,一见钟情,共建美好家庭,从此过着令人艳羡的甜美生活……。这部改编自Colleen Hoover于2016年畅销小说的电影,原来有着一个极之严肃的社会议题:家暴。男女主角浪漫的相遇,只是用来开展故事,当故事不断发展下去,我们会渐渐看到家暴是怎样长年累月困扰着女主角。

  《痛爱完成式》其实也是一出爱情片包装的议题电影,只是没有用上严肃的方式处理,反而借浪漫爱情作招徕,逐步带出议题。原著小说畅销,改编电影一样卖座,制作成本2500万美元,票房已超越3亿美元。真别小觑爱情电影的效益。

曾安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