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健生 - 做功课 | 跨晒界

  微博上有一位@王也-LIKEMUSIC,连刘德华《今天 Is The Day》演唱会,都能做一个评测视频。我看了看,观看次数高达970万,厉害不?他是特意跑到上海去观赏,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他的话说:「为大家从各个维度,深度解析这场演唱会,为甚么会如此火爆?」刘德华演唱会,有多火爆,看黄牛票价,就知。 

  今时今日,我们打算买一件东西,都会所谓的「做功课」,就是上网看产品评测。看YouTube已经是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部分,在YouTube看产品评测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到外国、香港和内地,不同KOL用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评测视频。看到喜欢的,就点赞,订阅他的频道。比如我最近考虑买一辆电动车,我就去找评测这款车的KOL,多看几个不同的评测,慢慢就有了自己的观感,增加或减少对这款车的购买欲望。 

  内地现在最火热的一个市场,就是电动车(内地叫新能源车),各车厂各大品牌大斗法,各自出尽法宝宣传。小米董事长雷军,更亲自上阵,学习驾驶飘移示范自家旗下小米SU7,一个字,服!

  其他车企品牌也有大量KOL网红,帮他们旗下电动车做评测。我的理解,部分KOL是车企公关推广行为,部分KOL则是为了推广自己,借评测某热门型号车型,来增加自己频道的流量,这就是所谓的「蹭流量」。 

  以我所知,顶级的KOL,做产品评测,是收取一定报酬的。普通的KOL,可能没有金钱报酬,只能拿到一件免费产品,比如做手机评测的。如果做汽车评测,那就只可以借用所谓的「媒体车」,做完评测体验完归还。

  顶级KOL做汽车评测,收取了报酬,通常都会避重就轻,隐恶扬善。我自己就会多看不同KOL意见,结合网上及朋友的其他讯息,才下结论。 

  前不久一位叫袁启聪的资深车评人,测试了某品牌电动车后,因为里面的所谓「不当言论」,在内地被全网封禁了一星期。我去YouTube找了那条视频看了,我觉得袁老师只是说出了自己感受,没有甚么大问题。至于当时有否「抢呔」那些,见仁见智吧,反正电光火石瞬间,那就是他的感受他的意见,作为车企你可以不同意,但要把人家封禁,有点太过了。 

  结果就是,我以后肯定不会买该车企产品。还有,我关注了袁老师微博和YouTube频道。

视觉科技CEO
卢健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