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反电诈矫枉过正(二) | 北漂见闻
近年内地银行高调反电讯诈骗,相关措施变得越来越「一刀切」,结果导致许多无辜储户被「误伤」,不是银行卡消费被限额,就是网络银行转帐障碍重重,不得不亲身前往分行重新验证身份才能解除限制,为民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似有矫枉过正之嫌。
为理解背后的缘由,笔者近日向在内地某银行工作的友人,以及自己平日用开的银行客户经理谈起此事,结果发现原因可能是来自两方面问题。首先是银行对于反电信诈骗的绩效(KPI)设定,一面倒地只求结果,实行问责制,「谁开卡、谁审核、谁负责」,一旦处理相关业务的工作人员涉及到问题帐户,就会被公安局约谈,甚至会牵连到所在分行的业务许可。因此银行职员对于交易帐户的审核,只要有细微的疑点,均采取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从严取态。
其次,如今许多银行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欺诈等金融罪案的业务流程中,越来越多引入科技手段,即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法进行风控。但事实上,相关技术可能并未如预期一般智能,或者因为样本历史数据的原因,导致模型背后的演算法存在偏差(Bias)或未够细致,将看似存在相同特征但其实有细微差异的个体,归为同一类风险人群,「错杀」良民(同理,亦有可能「放过」了本该识别出的贼人)。
综合上述可见,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既有人的问题,又有技术的原因。但如果问笔者,两类问题更需要下工夫改善的还是前者。毕竟技术突破的同时,管理思维若是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社会还是难以进步。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
孝女为亡父取消电话合约 反被客服要求「机主亲身嚟办理」 网民:叫爸爸回魂揾佢整
2025-11-13 18:11 HKT
宣萱上载「拖手相」官宣古天乐恋情?无预警甜蜜发图惹网民疯狂 本尊上水10字亲回应
2025-11-13 22:00 HKT
香港老板大赞厨师见工有诚意!港男「盛装」应征中厨 即场抛镬炒小菜 网民恭喜:尊重自己同工作
2025-11-13 16: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