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门 - 高球之光|慢活时代

香港运动员在今届亚运会大放异彩,获取包括8金的53面奖牌,数目破了历届纪录,更难得的是有几项赛事是以前从未夺金的,如划艇、桥牌、个人公路赛跑和高球等。以人口计,我们成绩真的不赖,例如台湾人口是我们4倍多,但奖牌数目只比我们多10几个。政府近年在推广运动和培训精英运动员方面的确尽了不少力,但有个别运动项目由于场地限制,政府基本上是倚赖有关体育总会去推广的,例如高尔夫球。

香港寸金尺土,高球场数目比其他国际城市少得多,公营场地只有滘西洲一个,其他都是私人会所,所以高球很难普及,香港在国际赛事中也一向没甚么竞争力。许龙一这次取得亚运金牌,有关官员当然出来恭贺和「打卡」,但另一边厢又重申收回粉岭球场32公顷土地来兴建公屋的意向不变,只答允借出用地让球会今年主办大型高球赛。

可想而知这只是个临时做法,公屋工程展开后便不可行了。据知自从用地被收回后,粉岭高球会的训练时间已损失了20%。

公屋当然要尽快兴建,但用地还有很多其他选择,用稀缺的高球场地来建屋,社会成本太大,对高球运动损害很深,更影响香港国际形象,我认为并不可取。球会最近建议把用地作为培训之用,并开放予公众租用,由球会代为管理,我虽未对有关细节详细了解,但听起来十分合理,值得政府考虑。

杨立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