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豪 - 百无一用是书生|无名指

书展开锣,媒体一如过往,以报道明星出书为主,这种方式从「O靓模写真潮」开始,就行之有效,带动书展成为每年最瞩目的展览。

查过去十年书展入场人数,除疫情下举办的上届,每年都有近百万人次,即每八个香港人,有一个入场,放在全世界任何书展都是极高的比率。拿同样以繁体中文书为主的台北书展作比较,上月刚闭幕的一届,共有约二十五万人参观,而台北和新北的人口共六百多万。

这能说明香港读书风气好,甚至冠绝全球吗?香港书展由贸发局主办,他们是促进贸易的生意人,书展旺丁旺财,就是办得成功。读书风气,只能算是副产品。

这个道理和学乐器一样,学的人多,并不表示他们热爱音乐。香港家长让孩子学乐器,多数是为了音乐以外的原因,培养不出爱乐之心,也是理所应当。

香港人的基因都带有实用主义,达到目标前,所有操作都是手段。学乐器「有用」,不为音乐而为门道;读书「有用」,不为知识而为出路。音乐和知识,只是沿途风景,不看也罢。

清朝黄景仁诗曰:「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他只活了三十几年,一生穷困潦倒,这自嘲的诗句,一字一泪。他后悔吗?诗末说:「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春鸟和秋虫都有自己的声音,没甚么后悔不后悔的。我没黄景仁的才华,只是个普通读书人,喜欢看沿路风光,管它有用没用。
谭纪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