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慈 - 储粮的智慧|慧眼看世界

日前一篇《思则有备》,提醒大家要对全球粮食供应有敏感度,可以的话便储备多一点食物。不少读者担心文章会引起市民抢粮,最终做成浪费。其实储粮需要智慧,大量储存新鲜肉类蔬菜固然没有需要;若能及早运用家中的空间进行鱼菜共生的养耕,也能减轻世界粮荒的压力。

 

储粮的智慧涉及营养分配和储存的保质期。香港人重视米饭,在家长期储存多一两包真空包装的白米,万一突然出现「抢米潮」,一般家庭已足够两个月的白米食用量。另外要储存以真空或密封包装的豆类、果仁、干果和奶粉产品、这些食物可帮助摄取维他命、糖、纤维和矿物质等重要营养。

 

适量的冷藏肉和菜类、低纳的鸡、鱼罐头都可以让人有更多食物及口味的选择。只要适时将这些食物消耗掉,然后再添购新的相关食材,就不会造成浪费。我不鼓励储存太多蛋类和奶类,这些食物即使放在雪柜,保质期也太短。不妨储存一些饼干、伴随花生酱或炼奶作为小吃,既能饱肚亦可补充营养。

 

我在疫情期间已掌握水耕菜的知识,在厨房种的生菜,每隔一个多月就有收成。如果读者有更多空间,多层式的水耕操作并不困难,一幅墙的耕作面积已够全家轮流食用一段时间。如果懂得配合养宝石鱼和鲤鱼,不时就有新鲜鱼菜加餸了。

张慧慈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