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慈 - 地产商的自信|慧眼看世界

有调查发现在第五波疫情下,有超过六成香港主要商场业主都没有向租户提供租金宽免优惠。另外,由于受到地产商的反对,当局的「禁追租」计划也要「减辣」,对打算「投降」的中小企没有实质帮助。全民受到抗疫政策打击,但好像只有大型地产商不受影响,为何他们可以这么强硬?

当主要街道的地舖出现大量空置,租值大幅下调时,大型商场的租务仍然有承接力。除了因为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改变,喜欢行商场多于地舖外,还有地舖的业权很多已卖散,而香港主要的商场均集中在几个地产发展商和领展上。零售或食肆即使与某个街舖业主因租务问题不欢而散,也不影响他跟隔邻另一个街舖业主洽商的机会。然而得罪商场大业主,随时可以被「赶绝」。所以财政预算案公布的「禁追租」计划,商业生态上已难以执行。

再者,香港的经济结构也不容许地产市道大幅下跌。因为这样会直接影响地价和印花税的收入,打击香港财政稳定。当全球政府出现入不敷支时,香港就算在「疫境」中,亦能由预算「财赤」变成「使极都有钱」,这就是补地价和卖地的功劳。香港地产市场早已出现寡头垄断,发展商的话语权很大。当政府再推出「保就业」,中小企又有资金挨多一阵子时,地产商自然不会轻易让步。
张慧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