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漂浮城市 - 邓铭心

香港可用土地不足,港人不但愈住愈细,而且已经面对没得住的严峻问题。

当然,世上不只得香港人有住屋难题,外国也有,于是已造出水上漂浮的住宅、公共空间,甚至筹备建造浮动城市。这技术和填海造地有点不同,这空间是漂浮的,但又比船屋稳定和多元化。

远在荷兰,四分一国土都在海平面以下低地,建筑师为抵抗陆沉的威胁,在海上建屋并发展成住宅社区,基底座的力学稳定技术相当高,半独立式的住宅建筑,内外都非常舒适美丽。

近我们的新加坡,在二○○七年就建成世上首个最大浮动舞台,连一级方程式赛车都可以举办。新加坡政府还建造浮动湿地,可以帮助清除水中化学物质,吸引动物栖息觅食,提高生物多样性。

另外一个在南韩的漂浮城市,是最令人期待的项目,在联合国人居署都支持下,釜山市政府和科技公司签订协议,建造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的漂浮城市。设想是这样的:六角形的小浮岛可住三百人,每岛分别承担医疗、教育、购物、文化等设施,六个小岛合成一个千多人的小村,然后每六小村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万人城市,市民居住、工作、聚会等都一应俱全。

漂浮城市经过计算,可防洪,抵抗海啸及五级飓风,秘密在于底座一种叫Biorock的生态岩石,硬度比混凝土要强三倍。岛上的水源、食物、电力、废物处理都构想好了,利用海水化淡、鱼菜共生、养海藻蚝贝等不成问题。

不过,为何我总觉得这类建设要在香港实现,太天方夜谭了?
邓铭心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