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指——与大自然博弈

  要么骄阳似火,要么大雨滂沱,二选一,怎么选?这是我最近放空时想的无聊问题。
  后来看到欧洲暴雨成灾,重灾区德国和比利时死了二百多人,香港发几日酷热天气警告都变成了小确幸。
  就在比利时全国哀悼死难者的同一日,河南郑州下着超乎想像的大暴雨,当日最大雨的一小时,下了二百多毫米,是香港黑色暴雨警告的三倍雨量。有内地媒体计算过,郑州这三日暴雨已超过平时一整年的降雨量,相等于三百多个杭州西湖那么多的水。
  说到杭州,古时也有水患,多得苏轼在当地任太守时兴修水利,使西湖具有更大的蓄水量,减低水灾之险。他把挖出来的泥土在湖中筑起堤坝,「苏堤春晓」后来更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北宋距今已有千禧,同样的天灾,自四千年前大禹治水以来就从未间断过,任世界再进步,科技再发达,人类再文明,也无可避免要与大自然博弈。
  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外面住了十三年。如果加上他父亲鲧治水的九年,他们共用了二十二年才把水患处理好。在历史的长河里,这点时间不算甚么,但却被后人记住了,就像苏东坡也给我们留下了苏堤上的美景。
  人可以胜天吗?好像不能,连上太空都做到了,但面对地震仍无能为力。赢不了天,但人也似乎未输过,至少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未有改变。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之志,也可无比高尚。[email protected]
谭纪豪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