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指——两分钟

  台湾疫情紧张,多关心当地朋友,才知道国中音乐班考核,都改以拍片形式进行。疫情下这种事本来很平常,但公布之初却在音乐老师和家长之间引起了小骚动。很多「实用主义」的师长只会为孩子准备考试曲目的前两分钟,如果改为拍片,就意味着要整首练。
  这种初中音乐班的收生考核,通常不会有老师整首听。同学演奏三十秒,考官对他的水平已心里有数,再多听半分钟确定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因此,很多音乐老师只集中操练前两分钟,「高效练琴」,目标为本。
  改为拍片,没有考官在现场叫停,那只好演奏全曲了。可是离交片限期只有三个星期,怎么办?还好学校随即又宣布考生只需上传两分钟影片即可。
  皆大欢喜!好像是。对参与这事的所有人而言,都以最少代价完成了任务,很合乎成本效益。不过,好像还有哪里不对⋯⋯
  一首歌一个故事,要知道结局才能把前面的情节讲好的吧?只练两分钟,你可以做好老师教授的每个细节,但你不会明白这些细节为何要这样处理,直至你了解整首乐曲。
  如果只为了应付考试,没打算认真学音乐,练两分钟就能考上,的确没有多练习的理由。要是想学好音乐,还是要从根本入手。学了考试以外的东西,它也会成为永远属于你的知识,而且会带你走得更远,不仅仅是应付一场考试而已。学音乐,没有捷径。[email protected]
谭纪豪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