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时代——政府门常闭

  从街上和巴士车身的广告得知,香港艺术馆正举行一个名为「波切提利与他的非凡时空」的展览,展出多幅波提切利 (Botticelli)的文艺复时代珍贵画作,展期从去年十月至今年二月底。可是,若你真的跑去香港艺术馆的话,你将会望门兴叹,现在所有博物馆都因疫情要关闭,重开无期。
  抗疫工作,政府雷厉风行,但个别措施需要合乎情理,有逻辑上的一致性,才能得到市民心悦诚服地支持和遵守,否则只会徒添怨气。政府的决策须基于科学,但实施时切忌铁板一块。我认为有几类公共处所是颇「无辜」地被关闭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表演场地等,因疫症发生近一年下来,从没有任何在这类场所爆疫先例。逛博物馆是一项非接触性活动,且香港的博物馆人流从来不多,若有适度的人流分隔和个人衞生措施,传播风险应十分低。循此道理,图书馆和表演场地也可以作有限度开放。
  其实电影院、健身室等处所也没有播疫「前科」,应让其有条件开放,不过这些毕竟是私人处所,政府难免要花人力巡查和执法。但政府在自己的场地有绝对管理权,根本毋须全面关闭,大批职员赋闲在家,是人力的大浪费。从医学角度看,关闭场地当然零风险,但为政者应采取的是最合理,而不是最容易的做法。前两天政府竟宣布有关疫情的记者会也要转到网上举行,好在后来知错,收回成命,证明政府还有点自省能力。
杨立门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