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水务古迹

  这星期各大媒体都被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洗版,事缘水务署(笔者爱称水记)在位于该处的食水减压缸地盘重整工程期间发现历史构筑物,估计约有百年历史。当市民看见一个荒废了的水务设施,原来那么有美感,真的不忍心它受到甚么破坏。
  香港政府自一八五一年就有第一个供水设施,从那五口水井开始至今已有超过一百五十年的基建历史,作为香港最早期的工程公务机构,现时水记已拥有四十一项水务法定古迹,而我相信将来还会发现更多。其实从官方资料所见,水记似乎一直都有尽力做保育,奈何这次主教山事件也令笔者感到匪夷所思,何解部门敏感度仍然不足?是个别例子?还是程序上有漏洞?要仔细调查改进。
  至于区议会,也争唔落,原来此项目一早已上过区议会,何解议员走漏眼?监察不力?如今主教山水务古建筑得以保留,全靠街坊行山发现问题。
  我反而高兴今次社会各界合力发声,帮手呼吁政府保留建筑群,而政府又肯听劝告,这代表我们的保育意识已提高了不少,我们团结一心的行动,是爱惜香港的表现。
  由于水务建筑无论在工程学或历史上都有其独特性,我觉得如果要做好保育工作,似乎要和古物古迹办事处更紧密合作,设立专责的办公室,就像屋宇署和食环署合作的渗水办,把水记和古迹办两个专业部门互相发挥,做好保育及制定活化工作,检视全港所有水务设施,即使已荒废的,可能会发现新宝藏。
邓铭心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