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种人——佛诞论生死

  佛诞那天,我告诉女儿:「今天是记念Buddha生日的假期,爸爸不用上班。」她问:「Buddha生日?他几岁?」我说:「如果他还在,大约二千五百岁了。」她困惑,问:「他死了吗?」我说:「从生理学来说,他是死了。」她更困惑:「你在说甚么?」我说:「他死了。」
  当时我们手牵手在逛商店,说了些别的事,她忽然问:「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死?」我有点惊讶,她还在想着生死。我迟疑了两秒,她追问:「所有人都会死吗?」我只好说:「是。」她转个方式问:「有没有谁不会死?」我说:「我想没有。」
  晚上,她忽然再问:「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死?有谁不会死?」满五岁的孩子,经历了人生第一次existential crisis(存在主义危机)吗?跟孩子谈世事,我会尽力忠实坦诚,同时致力不让她太担心或无力,但当论及生死,谈何容易?
  我尝试转个角度,说:「一个人如果好好生活、爱护身边人,那么他死后,他的精神和爱还会活在别人心中。」她问:「你说甚么?」我说:「一个人身体即使死了,别人还会记得他,他做过的事会留在世上。」她说:「但他还是会死。」我说:「是。」
  她问:「有没有谁不会死?」我只好回到生理学,答:「我想没有,我不认识这样的人。」她问:「Daddy Pig会死吗?」
王思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