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时代——电视迷

  疫情把正常社交生活粗暴地切断,留家时间多了。我在商会工作,酬酢聚餐无日无之,加上私人饭局,以前一星期只有一两天回家吃晚饭,现在是完全倒过来,日记上晚餐一栏整个星期是空的。于是,每晚饭后无奈地摊在沙发上看电视,感觉上愈来愈像政府叫人多运动的短片里那块肥猪腩肉。
  以前很少看电视剧集,最近别无选择地看,开始明白为何有人可以废寝忘餐地追剧。好像刚在无线播完那部《大酱园》,情节堆切犯驳,但看着看着,慢慢学会把常理搁在一旁,融入各个角色的逻辑,每晚到时到候,又想看到那几个熟悉的面孔,只想追看各人下场如何。无论他们的遭遇有多离谱,你知道只是虚构的,而且早晚有好结局,但社会乱象和疫症的肆虐却是活生生的,不知如何收科。戏剧制作有个抽离现实的作用,在香港当下的困局,发挥了抚慰人们心灵的功能。
  若你肯放弃惯性收视,其实另外几个免费电视频道也有不少好节目,例如一些日韩和英语的剧集或资讯性节目,甚有可观之处。开电视明显缺乏资本,但烹饪节目成本不高,每晚的《三十分钟大放餸》老老实实教人做两个菜,是我喜欢节目,胜过《今晚食平啲》和Viu TV的《辣伙头》。英文的IBC国际财经频道直播Bloomberg新闻,而Viu英文台每星期日放映经典西片,都是上佳的免费娱乐。不过,《庆余年》在无线开播了,其他剧集统统让路。
杨立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