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日本护照之怪现象

  全球护照实力排行榜出炉,日本护照再度排名第一,全世界免签证通行一百九十个地方。但有趣的是,统计只有两成三的日本人拥有护照,比率是七大工业国之中最低。
  日本人为何明明拥有世上最好用的护照,而宁愿不用,惹人猜想,譬如其中一个原因,许多人说,和语言障碍有关。
  英语是全球通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但是日本人学英语,从来不像香港般,视为升学和升职,甚至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开始,大量吸收外来词汇融入本国语言,这些词汇经过本地化,已经变成日本文化的一部份,也是构成现代日本的社会基础,对于日本而言,即使没有英语的直接输入,但是价值观也已经和英美国际社会接轨,从这一点而言,日本缺乏学习英语的强烈动力。
  但是语言不通,并不一定成为外游的阻力,中国游客的英语普遍不足,并没有妨碍他们到西方扫货,甚至滞留当地打工,证明语言障碍对于外游的影响,并不如想像般严重。
  另一个原因,据说日本人习惯自己国家的标准,譬如衞生清洁、待人接物的礼节、食物水准等等,而一旦发现其他国家达不到同样的标准,也令他们失去兴趣,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因为全球化潮流凡二十多年,西方左翼标榜文化多元主义,世界大同,打破市场壁垒之外,力求消弭文化差异,甚至废除国界差别。但从许多迹象来看,这种无价值判断的新文化,好比空中楼阁,一再遭到抗拒。
  日本护照受到全世界绝大部份地方的尊重,免签任行,但是以日本护照比率来看,日本国民似乎未有足够的准备,也无意拥抱其他文化,宁愿留在自己的岛国,继续自己既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日本人对本国文化的固执,恰好与文化多元主义潮流反其道而行,值得西方左翼深入研究:即文化本身,不可以无价值判断,而是有明显的高下之分。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不同文化碰撞和探索的时代已经远去,不再像一百年前,彼此之间还需要增进甚么了解,正如在恋爱关系中,许多人也是因陌生而吸引,因了解而分手。日本人没有积极申请护照,或许不是因为失去探索的兴趣,而是恰好相反。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