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康 - 等分身家越来越难 | 神耆商机

  早前有几位老板谈及城中巨富离世后会否分家,有人感慨:「旧时父母60几岁过身,子女30几岁便要承继,当家作主,随即可以随心所欲,大展拳脚。如今世道大变,父母也聪明了,子女等分身家已经越来越难。」事实上,在长寿社会下,父母随时活到近百岁,子女继承家产时或已年过六旬,并已萌生退休念头。这位老板又举例:「更讽刺的是,若像某地产商家族般,九旬母亲仍在世,3名儿子却已有一位『打尖』早逝,财富未传,便先历生死离散。」

  另一位老前辈闻言叹息:「你们知道最难传承的是甚么吗?不是金银数字,是价值观!行事准则、经商之道等需代代相传,比守住『金山银山』更难。」邻座大哥打趣接话:「说穿了,你不就是逼令子女听话?从前立张遗嘱『白纸黑字』,现在还要搞家族信托、家族宪法,连子孙婚嫁,以至职业都要管!」此言其实不虚,有部份大家族设立「家族委员会」,明文规定下一代不得离婚、不得涉足政界、有婚外情应自动退出董事会等,而九龙塘某非华裔家族更要求全族需同住大宅。由此可见,父母即使离世,却仍要透过各种方式,延续自己影响力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此外,近年全球经济动荡,不少富豪家族资产大「缩水」,资产「接力赛」则沦为风险投资,相信许多第二代都始料未及。以为手握上市公司股权,殊不知债务杠杆早已掏空帐面价值。有二代觉得,父母现时的投资失利,其实是输了自己将来的钱。因此,有律师朋友指,近年处理的遗产案中,逾三成涉及「负资产继承」,有子女为撇清债务甚至声明放弃遗产。

  归根究柢,在经济逆风与家族管治的双重枷锁下,新一代与其苦候分身家,或许更应及早庄敬自强,自求多福。毕竟这时代最稳妥的「身家」,恐怕只剩长辈那句老生常谈:「做人最紧要靠自己。」

健康教育基金会主席
关志康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