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人民币仅温和下跌 | 汇市焦点

受年末流动性稀薄的推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触及2022年10月以来最高的7.3695。此外,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自2023年9月以来首次突破 7.3000,并逐步升穿7.3300的关口,迈向单日交易区间的上限(即中间价+2%)。

  目前而言,基本面因素仍然不利人民币。首先,中美经济增长差距依然显著。中国方面,2024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并未如预期般减息或降准,令市场担忧经济刺激政策的力度不足,尤其是近期的通胀数据显示内需及信心仍然相当疲软。如果特朗普上任后立即征收新关税,无疑将进一步打击中国经济。相较之下,特朗普的财政刺激措施如果获得批准并顺利实施,将为美国本已稳健的经济提供额外的增长动能。

守住中间价7.2防线

  其次,中美利率差距依然较大。为了减轻关税威胁的影响并解决经济面临的双重打击(持续的通货紧缩和持续的楼市危机),中国需要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而为了支持扩张性财政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也必须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相较之下,鉴于美国经济增长稳健、劳动市场紧俏以及通胀率居高不下,联储局今年可能会保持中性立场,降息料不会超过两次。

  尽管存在许多负面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指数徘徊在202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由此可见,由于人民币并非自由浮动,人民币的贬值幅度较小。具体而言,虽然人民币自去年11月以来大幅下跌,但中国人民银行始终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设定在7.2000以下,上周甚至设于7.1900下方。这是对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容忍度较低的明显迹象。阻止人民币贬值的另一个方法是抽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除了银行推高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远期掉期点子之外,中国央行1月15日在港发行600亿人民币央票(规模为2018年以来最大),也将导致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收紧。

  总言之,尽管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可能在美元保持强劲及基本面因素不利的情况下维持在7.3000/7.2750上方,但该货币对的上行空间仍受限于2022年高点7.3749,而后则是心理关口7.4000。当然,一旦中国央行不再守住中间价7.2000这个防线,人民币的贬值风险将得以释放,从而导致美元兑离岸人民币面临突破7.40,甚至迈向7.50的风险。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