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人民币在偏弱区间内波动 | 汇市焦点
5月初人民币一度大幅反弹,主要是因为美元回落(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疲弱,且FOMC会议不如预期鹰派)、日本政府未经证实的干预带动日圆乃至其他非美货币上涨,以及中国劳动节假期期间港股表现亮丽,增添市场对人民币前景的信心。当然,假期期间流动性较低,以及人民币突破50天、100天和200天移动平均线后空头平仓,也支持人民币上涨。
然而,中国假期结束后,随香港/中国股市升势放缓、美元整固以及日圆走弱,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显著反弹,并回到7.2500上方。
展望未来,人民币仍将受到美元因素、日圆走势和股市资金流的影响。
美元方面,虽然美国通胀率回落,一度推动美元下跌,但随后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显示,当局并不会过度解读单月数据,而是更倾向于采取观望的态度。
另外,FOMC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对通胀和政策限制性程度表示不确定,并一致支持维持高利率更长时间,甚至有多位与会者认为一旦通胀风险重燃,将需要加息。再者,美国最新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以及5月PMI数据超乎预期。
因此,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2024年将仅降息1.4次(少于CPI数据公布之后预测的2次)。这支持美元指数站稳在关键水平104之上,同时支持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到4.4%以上。相反,中国公布疲弱的PPI和信贷数据之后,市场对中国央行放宽货币政策的预期上升 。因此,中美之间的利差,令人民币反复下跌。
套息盘推升美元兑日圆
日圆方面,该货币已重现下跌趋势。回顾2022年,继第一轮大型干预后,直至美元兑日圆再度于一个月内上涨约10个日圆,日本财务省才再次出手稳定汇价。然而,日圆近期转弱的速度较为缓慢,意味着政府不会在短时间内再次干预。在干预担忧消退的情况下,套利交易(日本央行不急于加息,美联储不急于降息,因此利率差距较大)正逐渐推升美元兑日圆的汇价,进而对人民币带来负面的溢出效应。
股市方面,近期中国股市远不如香港股市的表现强劲。在北向通资金流数据暂停公布之前,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明显少于南向。就连港股,也在近日回吐了不少升幅。换言之,暂时并没有太多股市相关的资金流入支持人民币。反而,这个夏季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将支付约800万美元的股息。与之相关的人民币卖出需求,将对人民币造成下行压力。
简而言之,无论是中资企业夏季派息因素、还是日圆因素,还是中美息差因素,都不利人民币。因此,在美元坚挺的情况下,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站稳在200天(7.2370)和50天(7.2425)移动平均线上方,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重新迈向4月高位7.2831。
不过,由于中国央行可能通过人民币中间价,以及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调节,来减轻人民币的下行压力,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可能会在7.3000左右遇阻。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