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星辉 - 认住呢个「#」|乜都5G
近年,「骗徒手法层出不穷」已经由网络潮语,进化成大家挂在口边嘅说话。近年嘅电骗手法的确变化多端,稍一疏忽就会坠入陷阱。根据警方资料,近年电骗案件数目一直上升,单是今年首9个月已录得2506宗,涉及损失金额达7.05亿元,各位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经常变种嘅电骗,电讯业近年尝试以不同方式,帮助市民提防电骗。数个月前,我哋推出集合拦截诈骗来电及让用户自订来电黑名单嘅「来电管理组合」,65岁或以上嘅月费用户仲可以到门市免费申请使用。
另一方面,业界相当配合政府嘅措施,例如年前已经喺可疑境外来电加入「+852」字头,方便市民识别。根据通讯办资料,截至上月底,电讯商已拦截逾190万个以「+852」为开首嘅可疑境外来电,亦暂停约49万个怀疑诈骗境内电话号码嘅服务。
助辨别已登记短讯发送人
㖊日开始,大家可能留意到部分短讯发送人多咗个「#」,呢个并唔系电话出现问题,而系通讯办联同业界推出嘅「短讯发送人登记制」正式实施,对于已登记嘅短讯发送人,一律会喺发送人名字前加上「#」以资识别,例如#3HK、#SoSIM、#3HK_Renew及#My3_App等,万一遇著使用同一名字嘅伪冒发送人,网络商可将该讯息即时拦截,帮助减少诈骗讯息;呢个计划嘅另一好处,系用户毋须预先安装任何程式,亦唔使做特别设定已经可以使用。作为首阶段参与行业,已经涵盖23间主要电讯服务营办商,预期银行业将会于明年首季加入此登记计划。
提一提大家,登记制暂时处于过渡阶段,各位仍有机会收到由登记发送人发出,而又冇显示「#」嘅短讯。大家留意,经即时通讯程式如WeChat及WhatsApp发出嘅讯息,由于不属电讯商提供嘅服务,故暂时并没有列入登记制内,所以紧记时刻打醒精神,千万唔好轻易提供重要个人资料,亦不要随便登入短讯内嘅连结,以策万全。
和记电讯香港行政总裁
古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