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人民币港元再呈反向走势|汇市焦点
尽管美联储会议过后,美元全面下跌,但人民币仍没有呈现强劲的上升动能。至于美元/港元则徘徊在7.81左右。
人民币方面,该货币偏弱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疲软的经济。近期公布的中国11月官方PMI逊于预期,而财新PMI则优于预期。另外,11月出口超预期按年增长0.5%,而进口则意外地按月下跌0.6%。至于通胀数据方面,CPI和PPI分别按年下跌0.5%和3%。而上周公布的中国信贷数据也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皆少于预期。总括而言,中国数据喜忧参半,结合所有数据,显示内需仍然疲软。
在此情况下,市场一度期待中国监管当局将带来更多大力度的刺激措施。然而,在上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领导人只表示将把工业政策定位明年的经济重点,并没有表示将进一步提振内需和支持疲软的房地产行业。
因此,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仍难重拾信心,伴随著中港股市反复下跌。同时,在经济疲软及更多地方政府债发行的情况下,市场期待中国央行将降准或其他方式(例如超额续作MLF)「放水」。换言之,有别于近期加息预期突然升温的日本央行,中国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可谓遥遥无期。因此,即使美联储转鸽(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中美息差也难以显著收窄。这可能继续引发资金净流出的情况,从而继续将美元/人民币的跌幅限制在7.00-7.10的区间内。
年结效应 港元反弹
港元如常在年底出现反弹。一方面,年结效应推升港元需求。另一方面,银行间市场的港元供应(即银行体系总结余)维持在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因此,港元拆息显著上升,一度超过美息,逼使早前买美元卖港元套息的投资者平仓,从而加速港元的升势。值得留意的是,经历2022年底以及过去几个月利率飙升的情况,市场似乎早在11月已经为年结作准备。因此,踏入12月资金反而没有预期的紧张。
随著银行纷纷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港元拆息或者已经在11月底见顶。尽管如此,年底之前,港元资金料不会过于宽松。换言之,美元/港元年底前也可能不会轻易突破7.82的关口。不过,正如笔者早前在专栏中提及的观点,无论美元走势如何,踏入明年1月,港元资金大机会渐趋宽松。届时套息诱因重现(美息与港息差距扩大),料将支持美元/港元回到7.83甚至7.84左右的高位。
星展香港环球市场策略师
李若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