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仁 - 内房存活 内银食息|金融High Tea
首季过去,港股虽然有进帐,但考虑到农历新年前曾力逼25000点,港股应该算是先升后回,投资者能赚钱的相信不多。造成转折原因,是港股先炒内地复常、再炒利息回落跑得太超前,当美息马上见顶的期望落空,股价就要调节,以回应现实情况。
信贷变缩美国通胀预期降
首季主导大市的消息是美国息口和银行危机,期间过程兜兜转转。上周公布美国联储局最重视的通胀指标、2月个人消费开支(PCE)物价指数升幅均低于市场预期,令投资者对加息预期降温,于是带动美股3大指数高收逾1%。杜指收报33274点,升415点;标指收报4109点,升58点;纳指收报12221点,升208点。首季累计,纳指飙近17%,创2020年中以来最佳单季表现,同时远远抛离另外两个指数。杜指和标指上周分别升0.3%和7%。3月累计,杜指升2%,标指升3.5%,纳指升近7%。
美国3月份爆发银行危机,央行快速出手拆弹,同时响起加强监管银行的声音。在特朗普时代,他是华尔街之友,放松了各类型的监管以刺激金融活动,民主党政府若然扭转宽松的监管环境,对资金流动就会产生抑制作用。
在矽谷银行爆煲后,业内为了自保,相信都会在放贷上采取保守政策,同时加强手头的现金应变,令经济体系内的流动性减少,产生降温作用。新出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降温,所以虽然联储局暗示会再加息一次,但华尔街又开始再赌美息见顶,同时年内有可能掉头减息。
上周大市主要炒2个消息,除了美国息口有机会再加一次就见顶。另一个系炒阿里巴巴(9988)重组,带动科网股造好。恒指终收报20400点,一周累涨484点,首季埋单升618点。按月及季计,扬378点及174点;国指涨387点及263点。
上星期是大型中资公布业绩的高峰期,今年中资电讯股、石油股是赢家板块,股价公布前后都冲高,部份如中移动(941)在好消息证实获利回吐,但全季进帐仍然不少。相对低迷的是内房和内银股,内房以龙头股碧桂园(2007)的业绩看,盈利大缩水,帐目反映可见将来仍处于养伤期。
碧桂园去年净亏损60.5亿元,而2021年有纯利268亿元。期内,权益合同销售按年下跌近36%至录得3574亿元,权益销售面积4450万平方米,权益销售均价8033元/平米,处于近些年最低点,较2021年均价8402元/平米降价达到369元。内地起楼卖楼利钱不如香港深,这个减幅对盈利影响不小,但以去年市道能够甩货已经非常幸运。
碧桂园今年还债压力仍高
财政上,截至去年底,碧桂园手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82.8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73亿元,受限资金192.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52亿元。同期流动负债优先票据38.25亿元,公司债260亿元,可转债近26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612亿元。
碧桂园一年内到期总借贷约千亿,相比去年底大幅度增加了210亿元,主要因为公司债剧增约200亿元。分析认为,今年短债压力还非常大,加大借新还旧很关键。由于公司要继续加强财政,有机会可能仍会抽水集资,股价好可能维持波动,投资策略主要维持限注炒上落。
内房大企去年在寒冬期存活下来,对内银有稳定作用。最近内银公布业绩大致加保不失。以最大型的工商银行(1398)为例,去年净利润360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3.5%。末期息派每股0.3035元,增加3.5%。该行的总体不良贷款率1.38%,下降0.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的不良贷款率为6.14%,按年增长1.35个百分点。
工行有信心保持贷款质素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内地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所致,不过房地产贷款在所有贷款总量中占比低,不良情况已反映,目前风险可控。
随著中国「金融十六条」以及「保交楼」政策的推进,预期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将会化解。王景武有信心接下来,工行将会持续强化各行业融资风险管理,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及方式,加上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基本面不变,为银行提供有利的环境,有信心有底气保持贷款质量总体稳定。
过去几年,外资不断唱空内银股,认为会受累内地经济放缓和中美角力,但在中央不断调控风险下,内银维持每年中低单位数的慢速增长,虽然数字上不算亮丽,但胜在派息一直维持,在过去低息环境下,累积收取的股息远远跑赢通胀,而且不断降低投资成本,就算股价相对呆滞一点,胜在赚息不蚀价,令时间站在自己一方,对保守的投资者,是储存财富的选择之一。
息率8厘今年股价相对稳定
工行宣布业绩后股价受压,但睇返首季表现股价相对稳定。在农历新年前股价曾见4.3元,虽然指数回调,但上周收市报4.18元,比不少蓝筹股好,主要是公司估值低,而且息率有8.6厘。既然今年内银股经营环境比去年好,派息应有力保持,若然不贪心只是想收息,稍等回吐后可以吸纳。
陆羽仁
■阿里巴巴上周宣布重组,带动科网股造好。资料图片
信贷变缩美国通胀预期降
首季主导大市的消息是美国息口和银行危机,期间过程兜兜转转。上周公布美国联储局最重视的通胀指标、2月个人消费开支(PCE)物价指数升幅均低于市场预期,令投资者对加息预期降温,于是带动美股3大指数高收逾1%。杜指收报33274点,升415点;标指收报4109点,升58点;纳指收报12221点,升208点。首季累计,纳指飙近17%,创2020年中以来最佳单季表现,同时远远抛离另外两个指数。杜指和标指上周分别升0.3%和7%。3月累计,杜指升2%,标指升3.5%,纳指升近7%。
美国3月份爆发银行危机,央行快速出手拆弹,同时响起加强监管银行的声音。在特朗普时代,他是华尔街之友,放松了各类型的监管以刺激金融活动,民主党政府若然扭转宽松的监管环境,对资金流动就会产生抑制作用。
在矽谷银行爆煲后,业内为了自保,相信都会在放贷上采取保守政策,同时加强手头的现金应变,令经济体系内的流动性减少,产生降温作用。新出的数据显示美国通胀降温,所以虽然联储局暗示会再加息一次,但华尔街又开始再赌美息见顶,同时年内有可能掉头减息。
上周大市主要炒2个消息,除了美国息口有机会再加一次就见顶。另一个系炒阿里巴巴(9988)重组,带动科网股造好。恒指终收报20400点,一周累涨484点,首季埋单升618点。按月及季计,扬378点及174点;国指涨387点及263点。
上星期是大型中资公布业绩的高峰期,今年中资电讯股、石油股是赢家板块,股价公布前后都冲高,部份如中移动(941)在好消息证实获利回吐,但全季进帐仍然不少。相对低迷的是内房和内银股,内房以龙头股碧桂园(2007)的业绩看,盈利大缩水,帐目反映可见将来仍处于养伤期。
碧桂园去年净亏损60.5亿元,而2021年有纯利268亿元。期内,权益合同销售按年下跌近36%至录得3574亿元,权益销售面积4450万平方米,权益销售均价8033元/平米,处于近些年最低点,较2021年均价8402元/平米降价达到369元。内地起楼卖楼利钱不如香港深,这个减幅对盈利影响不小,但以去年市道能够甩货已经非常幸运。
碧桂园今年还债压力仍高
财政上,截至去年底,碧桂园手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82.8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73亿元,受限资金192.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52亿元。同期流动负债优先票据38.25亿元,公司债260亿元,可转债近26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612亿元。
碧桂园一年内到期总借贷约千亿,相比去年底大幅度增加了210亿元,主要因为公司债剧增约200亿元。分析认为,今年短债压力还非常大,加大借新还旧很关键。由于公司要继续加强财政,有机会可能仍会抽水集资,股价好可能维持波动,投资策略主要维持限注炒上落。
内房大企去年在寒冬期存活下来,对内银有稳定作用。最近内银公布业绩大致加保不失。以最大型的工商银行(1398)为例,去年净利润360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3.5%。末期息派每股0.3035元,增加3.5%。该行的总体不良贷款率1.38%,下降0.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的不良贷款率为6.14%,按年增长1.35个百分点。
工行有信心保持贷款质素
工行副行长王景武表示,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内地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所致,不过房地产贷款在所有贷款总量中占比低,不良情况已反映,目前风险可控。
随著中国「金融十六条」以及「保交楼」政策的推进,预期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将会化解。王景武有信心接下来,工行将会持续强化各行业融资风险管理,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及方式,加上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基本面不变,为银行提供有利的环境,有信心有底气保持贷款质量总体稳定。
过去几年,外资不断唱空内银股,认为会受累内地经济放缓和中美角力,但在中央不断调控风险下,内银维持每年中低单位数的慢速增长,虽然数字上不算亮丽,但胜在派息一直维持,在过去低息环境下,累积收取的股息远远跑赢通胀,而且不断降低投资成本,就算股价相对呆滞一点,胜在赚息不蚀价,令时间站在自己一方,对保守的投资者,是储存财富的选择之一。
息率8厘今年股价相对稳定
工行宣布业绩后股价受压,但睇返首季表现股价相对稳定。在农历新年前股价曾见4.3元,虽然指数回调,但上周收市报4.18元,比不少蓝筹股好,主要是公司估值低,而且息率有8.6厘。既然今年内银股经营环境比去年好,派息应有力保持,若然不贪心只是想收息,稍等回吐后可以吸纳。
陆羽仁

最Hit
宣萱上载「拖手相」官宣古天乐恋情?无预警甜蜜发图惹网民疯狂 本尊上水10字亲回应
2025-11-13 22:00 HKT
孝女为亡父取消电话合约 反被客服要求「机主亲身嚟办理」 网民:叫爸爸回魂揾佢整
2025-11-13 18:11 HKT
香港老板大赞厨师见工有诚意!港男「盛装」应征中厨 即场抛镬炒小菜 网民恭喜:尊重自己同工作
2025-11-13 16: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