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本报记者 - 内地经济回暖 餐饮 旅游 零售股后劲足|财金解码
中国全面放开防控措施近两个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按月升2.5个百分点,至52.6,创近11年新高,意味着制造业景气面继续扩大,同时「三头马车」之一的零售消费亦触底回弹,惟3年疫情带来的冲击仍未完全消退,居民消费「报复式」反弹仍面临约束。政策面上,接下来就内需相关板块包括零售、饮食、旅游等将有进一步国策支持。 记者 张又仁
商务部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初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今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而本周末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市场憧憬将有国策出台,进一步利好消费及经济,同时中国日前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PMI等经济数据向好,带动A股3月迎来「开门红」,本周走势节节攀升,其中上证指数更成功突破3300点。而恒指2月累跌逾2000点后,亦在相关利好因素刺激下,于3月开局迎来强势反弹,重上20000点关口。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于会上提及,2023年新春市场延续良好的消费势头,据监测,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农历同期增长6.8%,年内将从「强化政策引领」、「谋划重点活动」、「优化平台载体」等3方面作为主要着力点,以「2023消费提振年」为主线,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透过省市联动、各地区互动、各相关协会积极配合,兴商聚市,形式一波接一波的消费热潮。他续说,会根据今年新形势,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政策。
内需股较少受美加息影响
两会概念股方面,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可以考虑受惠内需增加的行业,例如九毛九(9922)、呷哺呷哺(520)等餐饮股,因为这些公司的业绩,可望大幅改善。另一类值得考虑买入的股份,就是同样受惠内地经济复苏的旅游相关股,例如中免(1880)等。他续称,相对于科技股来说,餐饮及旅游相关股,较少受美国加息的风险影响。
在内地消费回暖的大趋势下,中概电商股的表现亦获关注,国统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3.79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4%。展望2023年,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于其报告中指出,年内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业态模式迭代创新,如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将继续多元发展,即时零售渗透的行业和品类将持续扩大,覆盖更多应用场景。
不过,博威环球资产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师聂振邦坦言,由于电商零售已是发展成熟的产业,新年过后市场上暂未出现新的利好因素,现时各电商竞争激烈,即使国策有机会扶持,亦只起到短暂刺激作用,相较于只看消息面,市场反而更关注电商股最终公布的业绩表现。短期看,电商股表现中性,未必会乐观。同时需留意,近期电商股陆续推出促销方案「谷」销售,京东(9618)推出「买贵双倍赔」活动,拼多多则进行「百亿补贴」,均用减价形式做促销。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于报告中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主要基于消费和经济活动复苏速度快于最初预期的证据。该机构料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远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4.1%。惟红蚁资本投资经理李泽铭提醒,在「三头马车」中,内需及工业生产均未必可由政策主导,相反固定投资与基建及房地产则可以,较容易控制成效,惟投资内房股风险较高。他建议,可留意基建股,包括中联重科(1157)及中国重汽(3808),因为中国重机量保持平稳,定单有望复苏,按照目前的行业周期,有机会见底回升。
另外,他提及可考虑中国电力(2380)、龙源电力(916)等新能源下游行业,因为两会后可能会有新能源相关的政策出台,支持光伏等基建,而新能源上游价格跌幅明显,故新能源下游行业未来的基建成本可能会下降。
恒指料19000至21200上落
至于港股后续走势,温杰直言,港股近期波动甚大,但以中线来看,后市仍然乐观,建议投资者分阶段入市。港股中线前景理想,主要是内地经济在疫后逐渐恢复正常,企业盈利料好转,加上现水平港股估值普遍并不昂贵。至于美国息口阴霾,他认为加息已到尾声,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加息幅度有限。对于后市走势,除了要观察美国通胀以及息口之外,还要留意港股陆续公布的业绩,以及内地两会期间公布的内容。
李泽铭亦指,中国两会的情况倾向正面,故3月份大市表现不会太差,而目前已反映美国加息未见顶的预期,以及俄乌战事,估计恒指于3月将于19000点至21200点水平上落。
精选餐饮零售股
海底捞料亏转盈
海底捞(6862)2022年料「转亏为盈」,其预计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实现净利润至少13亿元(人民币,下同),而2021年同期则录得净亏损41.61亿元。期内实现收入至少346亿元,较对上年度有所缩减。从社会面看,中国全面放开叠加各地感染高峰已过,餐饮市场获率先复苏,摩根士丹利于研究报告中指出,1月份内地餐饮业表现有所好转,衡量餐饮业表现的翻桌率明显回升,同时,随著多项促消费刺激政策出台,有望促进消费进一步恢复。
瑞银于报告中称,海底捞去年收入预期达至少346亿元,按年跌不超过15.8%,意味着其去年下半年收入按年跌不超过15%。虽然收入减少,但公司仍预期能够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至少13亿元,即去年下半年贡献净利润不少于15.67亿元,净利润率达到约8.8%。此外,该公司去年在疫情影响下停运部份餐厅,有助推动下属其他营餐厅的效率提升,加上下半年疫情影响缓解,能为其净利润带来支持。
中免聚焦200元关
中国中免(1880)于2月初公布2022年业绩倒退,股价随之下滑,导致较少资金流入,同时叠加港股自1月底起走势偏软,因此中免股价偏弱,料接下来市场将视乎相关销售数据,才能对其重燃信心。现时内地通关未够两个月,对免税店销售的刺激仍然有限,投资者持观望态度。2月下旬开始,该股便在200元徘徊,因此现阶段可观望200元心理关口,若能守住,则3月有机会看高一线,即220至250元区间;若出现连续两日失守,则有机会下滑至去年11月尾左右的180元才有支持位。
中免于业绩快报中预计,去年收入按年下跌19.5%,至545亿元(人民币,下同);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收缩48%,至50.3亿元。
花旗认为,中免的收入自去年第三季低位有所恢复,惟第四季收入表现仍低于该行及市场预期,初步估计是由于毛利率较预期低,以及营运支出和资产减值损失高于预期导致。但展望2023年,海南政府将大力推动免税行业发展,预期随著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回归海南,中免将持续复苏,相信机场免税业务反弹及市中心免税政策将成为下一个催化剂。
周大福料续横行
周大福(1929)自去年底起大幅上涨后,踏入今年于17.6元附近面临阻力,股价虽力守10天线(15.5元),惟珠宝首饰股短线看仍缺乏方向,主要由于全面通关后未见本港零售业销情显著反弹,而撤销口罩令后会否带动更多海外游客来港及提振本土经济,短期内亦未见相关数据,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同时近期美国酝酿加息幅度提升,刺激美汇上升,国际金价由此受压,利淡珠宝首饰股,料周大福股价横行机会较高。
值得关注的是,3月22日联储局公布议息结果,届时美汇走势将进一步明朗化,若加息0.25厘,将利好珠宝首饰股,料会有更好表现;若加息0.5厘,则该类股份反而受压,由横行变为下行一段时间,有机会要到下半年表现才转好。
美银证券日前将周大福目标价由15.8元调升至17.6元,以反映中国重新开放所带来的同行的估值倍数扩张,同时在平衡周大福从市场份额增长中获得的长期增长潜力、近期同店销售和利润率风险后,该行重申对其「中性」评级。
李宁获瑞银唱好
体育用品股早前曾获大行全线上调目标价,主要考虑到中国经济重启推动行业复苏,惟现时中国通胀压力犹存,体育用品股面临生产成本的挑战,李宁(2331)股价由年内高位的81元,下降至上周五的69.75元。现阶段看,接下来一段时间,体育用品公司的销售情况或与去年第三、四季相若,但因成本上涨,业绩表现未必亮丽。以李宁为例,相关因素某程度上已反映在其股价上,料短期内会处于横行状况,未必有好大刺激。
展望上,中国体育品牌随市场回暖已确立复苏态势,叠加二季度受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影响,市场预计今年上半年季度间数据的明显好转值得期待,同时相关品牌随市场回暖亦开始去化库存,料库存水平有望于次季恢复常态。
携程趁回调收集
携程(9961)近期表现不俗,股价企稳20天线(288.62元)楼上,惟该股自2022年10月以来处于偏强格局,截至目前仍处于高企水平,其股价自去年10月尾170元附近,上扬至现时的接近300元,已经累积不少升幅,即使走势继续向好,其潜在升幅亦有限,约有12%至15%,意味着其于350元左右会面临阻力位;若现时未有太多心水股份,可考虑吸纳携程。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于《2023年全球旅游业晴雨表》中提及,作为2019年全球最大出境旅游市场,中国已取消疫情相关旅行限制,将极大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旅游业复苏。
大和认为,携程集团有望成为内地重新开放的受惠者,惟鉴于该股股价在过去6个月跑赢同行,认为已大致反映重新开放的利好消息,建议投资者在回调时收集该股。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海底捞料亏转盈
商务部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初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今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而本周末全国两会将在北京召开,市场憧憬将有国策出台,进一步利好消费及经济,同时中国日前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PMI等经济数据向好,带动A股3月迎来「开门红」,本周走势节节攀升,其中上证指数更成功突破3300点。而恒指2月累跌逾2000点后,亦在相关利好因素刺激下,于3月开局迎来强势反弹,重上20000点关口。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于会上提及,2023年新春市场延续良好的消费势头,据监测,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农历同期增长6.8%,年内将从「强化政策引领」、「谋划重点活动」、「优化平台载体」等3方面作为主要着力点,以「2023消费提振年」为主线,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透过省市联动、各地区互动、各相关协会积极配合,兴商聚市,形式一波接一波的消费热潮。他续说,会根据今年新形势,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政策。
内需股较少受美加息影响
两会概念股方面,凯基亚洲投资策略部主管温杰认为,可以考虑受惠内需增加的行业,例如九毛九(9922)、呷哺呷哺(520)等餐饮股,因为这些公司的业绩,可望大幅改善。另一类值得考虑买入的股份,就是同样受惠内地经济复苏的旅游相关股,例如中免(1880)等。他续称,相对于科技股来说,餐饮及旅游相关股,较少受美国加息的风险影响。
在内地消费回暖的大趋势下,中概电商股的表现亦获关注,国统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为13.79万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4%。展望2023年,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于其报告中指出,年内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业态模式迭代创新,如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将继续多元发展,即时零售渗透的行业和品类将持续扩大,覆盖更多应用场景。
不过,博威环球资产管理金融首席分析师聂振邦坦言,由于电商零售已是发展成熟的产业,新年过后市场上暂未出现新的利好因素,现时各电商竞争激烈,即使国策有机会扶持,亦只起到短暂刺激作用,相较于只看消息面,市场反而更关注电商股最终公布的业绩表现。短期看,电商股表现中性,未必会乐观。同时需留意,近期电商股陆续推出促销方案「谷」销售,京东(9618)推出「买贵双倍赔」活动,拼多多则进行「百亿补贴」,均用减价形式做促销。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于报告中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主要基于消费和经济活动复苏速度快于最初预期的证据。该机构料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远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4.1%。惟红蚁资本投资经理李泽铭提醒,在「三头马车」中,内需及工业生产均未必可由政策主导,相反固定投资与基建及房地产则可以,较容易控制成效,惟投资内房股风险较高。他建议,可留意基建股,包括中联重科(1157)及中国重汽(3808),因为中国重机量保持平稳,定单有望复苏,按照目前的行业周期,有机会见底回升。
另外,他提及可考虑中国电力(2380)、龙源电力(916)等新能源下游行业,因为两会后可能会有新能源相关的政策出台,支持光伏等基建,而新能源上游价格跌幅明显,故新能源下游行业未来的基建成本可能会下降。
恒指料19000至21200上落
至于港股后续走势,温杰直言,港股近期波动甚大,但以中线来看,后市仍然乐观,建议投资者分阶段入市。港股中线前景理想,主要是内地经济在疫后逐渐恢复正常,企业盈利料好转,加上现水平港股估值普遍并不昂贵。至于美国息口阴霾,他认为加息已到尾声,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加息幅度有限。对于后市走势,除了要观察美国通胀以及息口之外,还要留意港股陆续公布的业绩,以及内地两会期间公布的内容。
李泽铭亦指,中国两会的情况倾向正面,故3月份大市表现不会太差,而目前已反映美国加息未见顶的预期,以及俄乌战事,估计恒指于3月将于19000点至21200点水平上落。
精选餐饮零售股
海底捞料亏转盈
海底捞(6862)2022年料「转亏为盈」,其预计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实现净利润至少13亿元(人民币,下同),而2021年同期则录得净亏损41.61亿元。期内实现收入至少346亿元,较对上年度有所缩减。从社会面看,中国全面放开叠加各地感染高峰已过,餐饮市场获率先复苏,摩根士丹利于研究报告中指出,1月份内地餐饮业表现有所好转,衡量餐饮业表现的翻桌率明显回升,同时,随著多项促消费刺激政策出台,有望促进消费进一步恢复。
瑞银于报告中称,海底捞去年收入预期达至少346亿元,按年跌不超过15.8%,意味着其去年下半年收入按年跌不超过15%。虽然收入减少,但公司仍预期能够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至少13亿元,即去年下半年贡献净利润不少于15.67亿元,净利润率达到约8.8%。此外,该公司去年在疫情影响下停运部份餐厅,有助推动下属其他营餐厅的效率提升,加上下半年疫情影响缓解,能为其净利润带来支持。
中免聚焦200元关
中国中免(1880)于2月初公布2022年业绩倒退,股价随之下滑,导致较少资金流入,同时叠加港股自1月底起走势偏软,因此中免股价偏弱,料接下来市场将视乎相关销售数据,才能对其重燃信心。现时内地通关未够两个月,对免税店销售的刺激仍然有限,投资者持观望态度。2月下旬开始,该股便在200元徘徊,因此现阶段可观望200元心理关口,若能守住,则3月有机会看高一线,即220至250元区间;若出现连续两日失守,则有机会下滑至去年11月尾左右的180元才有支持位。
中免于业绩快报中预计,去年收入按年下跌19.5%,至545亿元(人民币,下同);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收缩48%,至50.3亿元。
花旗认为,中免的收入自去年第三季低位有所恢复,惟第四季收入表现仍低于该行及市场预期,初步估计是由于毛利率较预期低,以及营运支出和资产减值损失高于预期导致。但展望2023年,海南政府将大力推动免税行业发展,预期随著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回归海南,中免将持续复苏,相信机场免税业务反弹及市中心免税政策将成为下一个催化剂。
周大福料续横行
周大福(1929)自去年底起大幅上涨后,踏入今年于17.6元附近面临阻力,股价虽力守10天线(15.5元),惟珠宝首饰股短线看仍缺乏方向,主要由于全面通关后未见本港零售业销情显著反弹,而撤销口罩令后会否带动更多海外游客来港及提振本土经济,短期内亦未见相关数据,投资者持观望态度;同时近期美国酝酿加息幅度提升,刺激美汇上升,国际金价由此受压,利淡珠宝首饰股,料周大福股价横行机会较高。
值得关注的是,3月22日联储局公布议息结果,届时美汇走势将进一步明朗化,若加息0.25厘,将利好珠宝首饰股,料会有更好表现;若加息0.5厘,则该类股份反而受压,由横行变为下行一段时间,有机会要到下半年表现才转好。
美银证券日前将周大福目标价由15.8元调升至17.6元,以反映中国重新开放所带来的同行的估值倍数扩张,同时在平衡周大福从市场份额增长中获得的长期增长潜力、近期同店销售和利润率风险后,该行重申对其「中性」评级。
李宁获瑞银唱好
体育用品股早前曾获大行全线上调目标价,主要考虑到中国经济重启推动行业复苏,惟现时中国通胀压力犹存,体育用品股面临生产成本的挑战,李宁(2331)股价由年内高位的81元,下降至上周五的69.75元。现阶段看,接下来一段时间,体育用品公司的销售情况或与去年第三、四季相若,但因成本上涨,业绩表现未必亮丽。以李宁为例,相关因素某程度上已反映在其股价上,料短期内会处于横行状况,未必有好大刺激。
展望上,中国体育品牌随市场回暖已确立复苏态势,叠加二季度受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影响,市场预计今年上半年季度间数据的明显好转值得期待,同时相关品牌随市场回暖亦开始去化库存,料库存水平有望于次季恢复常态。
携程趁回调收集
携程(9961)近期表现不俗,股价企稳20天线(288.62元)楼上,惟该股自2022年10月以来处于偏强格局,截至目前仍处于高企水平,其股价自去年10月尾170元附近,上扬至现时的接近300元,已经累积不少升幅,即使走势继续向好,其潜在升幅亦有限,约有12%至15%,意味着其于350元左右会面临阻力位;若现时未有太多心水股份,可考虑吸纳携程。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于《2023年全球旅游业晴雨表》中提及,作为2019年全球最大出境旅游市场,中国已取消疫情相关旅行限制,将极大促进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旅游业复苏。
大和认为,携程集团有望成为内地重新开放的受惠者,惟鉴于该股股价在过去6个月跑赢同行,认为已大致反映重新开放的利好消息,建议投资者在回调时收集该股。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最Hit
地域强者 全球挑战 首个获「M」品牌认可电竞赛事BLAST Premier Rivals 8支参赛战队揭晓
2025-11-12 00:00 HKT
孝女为亡父取消电话合约 反被客服要求「机主亲身嚟办理」 网民:叫爸爸回魂揾佢整
2025-11-13 18:11 HKT
香港老板大赞厨师见工有诚意!港男「盛装」应征中厨 即场抛镬炒小菜 网民恭喜:尊重自己同工作
2025-11-13 16: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