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德 - 储局官员币策分歧加大|缸边财话

今年以来,为抵御持续高通胀威胁,美国联储局连续6次加息,最近4次更是连续大幅加息0.75厘。现时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上调到3.75至4厘之间,为2008年1月以来最高,距离9月利率点阵图中预计的年底利率将升到4.25至4.5厘,明年达到峰值4.5至4.75厘预期,上升空间已然不大。

美国劳工部日前公布的数据亦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按年增7.7%,较9月收窄0.5个百分点,是今年1月以来最小按年涨幅,也是最近7个月以来,美国通胀首次低于8%。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按月上涨0.3%,按年升幅则回落至6.3%,令联储局官员对货币政策走向分歧加大。

虽有分析人士提高对未来联储局利率水平的预期,但市场更期待联储局能放慢加息步伐,让市场获得喘息机会,今年6月美国通胀率按年升幅高达9.1%,达到多年来高位,7月通胀曾显示放缓迹象,升幅回落至8.5%,但8月和9月仍在8%以上历史高位,令市场感到失望,同时美国最新公布的第三季GDP数据表现好过市场预期。

虽然最近联储局一些官员希望降低加息幅度或频率,并在明年初停止加息,但在这一系列数据的压力下,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又表示,联储局考虑停止加息为时尚早,市场情绪受到明显打击。
通胀降温缓加息忧虑

当前对于美国通胀数据表现的看法出现分歧,美国通胀数据见顶论有所抬头,有分析表示,美国真实通胀数据可能已经大幅下滑,而公布数据因滞后未能充份反映,但另外有分析认为,当前美国通胀韧性仍然较强。有分析师指出,美国10月核心CPI数据好于预期,其中一个主要变化是医疗保险,但医疗保险价格下降,并不能代表通胀真正得到缓解。

对于美国CPI增速放缓及股市大涨,美国财长耶伦表示不能把此次数据看得太重,目前还有许多因素在持续向经济注入通胀,特别是占CPI三分之一的住房支出,预期将在2023年给消费者带来更多负担,联储局对10月CPI数据态度谨慎,表示把通胀降到2%区间目标不变。

无论如何,10月CPI数据正部份缓解通胀预期和加息焦虑,市场普遍预期,联储局很可能在接下来的议息会议上放缓后续加息节奏,但在12月议息会议前发布的11月非农数据和CPI数据,仍可能继续困扰市场,对于明年联储局紧缩政策持续时间也需要有充份的估计。

从表面来看,美国频繁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是抵御国内通胀,但其政策对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不可小充觑,国际社会多有质疑,因此对于美国通胀数据的下一步表现需要密切关注。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