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德 - 高通胀恐成美经济常态|缸边财话

美国劳工部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按年增8.2%,高于市场预期的8.1%;尤其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与能源后,核心CPI年增幅达到6.6%,高于8月份的6.3%,冲上1982年8月以来的最高位。随著物价上涨趋势可能已变得根深柢固,市场担心高通胀恐成美国经济常态而难以被消除。

为遏止通胀,美国联储局今年已5度调高利率,且接连3次加息0.75厘,预计11月份、12月份仍将继续加息,但全美依旧存在巨大的通胀压力,更令人担忧的是美联储持续高强度加息,已对美国经济带来巨大伤害。
高强度加息续损美经济

经济学家们仍预测未来几个月通胀与经济将放缓;然而,美国目前的全年整体通胀率超过5%,远高于美联储当初所设2%的年度目标。随着物价飞涨现象持续,美联储官员们担心消费者和企业会逐渐开始对通胀习以为常,若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雇员们将开始要求更多的加薪以应对生活成本的增长,雇主则可能定期大幅调涨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形成恶性循环,使通胀成为美国经济常态而更难消除。

虽然这种现象尚未反映在相关调查报告之中,但经济学家表示,现在通胀数据本身已带有「物价上涨可能变得根深柢固」的迹象。

事实上,美联储调高利率已使当地楼市放缓,由于加息会让大宗采购及业务拓展等所需的借贷成本更高,加息的影响还会渗透到经济的其他层面,供应链紊乱导致全美部份商品至今仍短缺;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缺工也导致用工成本上涨,许多企业不得不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以扩大利润。

在这恶性循环下,美国的通胀率会一直维持高位而且会持续下去,更令人担心的是9月份美国能源价格按年飙升了近20%,食品价格也按年大涨了11.2%,这两项家庭重要开支已对美国一般家庭形成沉重负担,况且除能源和食品外,其他领域的价格波动也很大,而通胀还在继续向上。

美联储较早前发布的9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很可能在11月和12月的会议上分别加息75个基点和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提高至3%至3.25%之间,并预计将继续适当提高基金利率,并将继续减少其持有的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导致市场很快得出结论,美联储还会在11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大幅加息。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了4%关口,投资者预计美国联储局在11月还会加息75个基点,12月份则可能高于美联储的预期,加息幅度会同样是75个基点,12月后加息的步伐才有可能放缓,2023年上半年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峰值。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