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社交媒体与精神健康 - 陈民杰

第五波疫情肆虐,很多市民都避免对外接触,选择留在家中抗疫,依赖社交媒体取得讯息,结果引致过度依赖的情况。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过滤不真实和不需要的资讯,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群体,做个英明的平台用家。

近年英国著名美容品牌Lush和意大利时装品牌Bottega Veneta在毫无预警下先后退出所有社交平台,引起外界哗然。品牌认为社交媒体严重危害年轻人的心灵健康,因此毅然放弃过千万平台粉丝,推出自家应用程式继续表达对艺术的追求。无论是基于商业考虑或是社会公义,品牌的决定凸显社交媒体的问题。
年轻人弃用大型平台

社交媒体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风靡全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一部份,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类型资讯和好友近况,优点毫无疑问。然而,近年亦有人开始不愿再被社交媒体主导生活,认为个人生活已被广告宣传和别人的琐碎事占据,导致「社交媒体疲劳症」。

美国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年轻人逐渐放弃使用大型社交平台,反而投入小型社交媒体如Discord,与拥有共同爱好的社群彼此交流,同时不受平台约束及保障个人私隐。早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自创社交媒体「Truth Social」,迅速成为美国App Store下载次数最高的应用程式,希望抗衡社交平台巨头的垄断,让所有人能自由发言,而不再由科技公司决定民众接触甚么资讯。不管背后的动机是政治、商业或个人,此刻是时候反思如何看待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沟通工具。

作为公关,沟通工具愈发达愈是好事,因为在传递的过程中,讯息的流失量低,且有效率。但针无两头利,当工具愈发达,公关的生活便愈难过,过往每天工作8至12小时变成每天工作24小时,而且要懂得应用新科技、新程式,比马拉松长跑更吃力。无论如何,只要先进的沟通工具不被滥用,仍是值得支持的,但要英明使用平台,而不是被平台使用。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