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金解码——生育政策支持 消费持续升级 婴儿奶粉股受惠出生率回升
里昂证券表示,澳优自2014年起已高踞IMF销售额的首位,去年市场占有率约6.3%。若伊利成功购并毛利率较高的澳优,对双方都有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伊利、伊利奶粉及澳优的毛利率分别为38%、43%及50%。至于澳优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率约15%,期内公司盈利及收入分别为5.9亿元(人民币,下同)及42.7亿元。
完成收购有助伊利提高IMF市场份额至12%,伊利更可以利用澳优在IMF市场领先地位优化其产品结构。澳优现时透过两大自有品牌Kabrita及Neolac提供羊奶粉乳品,这部份业务占公司去年度及今年上半年总营收40%及45%。
按市传澳优的收购价8.51港元计,相当于里昂预测明年市盈率8倍,今年至2023年复合年度增长率约为15%,而估值约140亿港元(约18亿美元)不算太高。
内地IMF市场一向是国际与本地乳业巨头兵家必争之地,但受制近年婴儿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担忧,过去两个月专攻IMF市场的乳业股股价遭到抛售。尽管今年以来国产奶粉产销表现下滑,但进口奶粉量却出现强势增长。
乳制品近月供过于求
今年上半年全国奶粉产量47.1万吨,按年下降6.5%,7月是内地传统的缺奶季,但今年7月各大乳企罕有出现生鲜乳过剩现象,乳企每天「喷粉」量高达3,000吨,「喷粉」是将百分百高质鲜牛乳,经过灭菌、浓缩等处理后,通过雾化器向干燥室喷成雾状,最终使奶粉脱水干燥成颗粒,喷粉数目大增,反映近月内地乳制品消费供过于求。
不过,今年头七个月内地进口奶粉达103万吨,按年大增22.8%,进口金额达352.4亿元,按年却减少1%,主因是国际奶粉价格下降。有估计今年全年奶粉进口额有望突破600亿元,进口奶粉数量将突破150万吨。国际奶粉价格持续下降,艾媒咨询认为,今年下半年中国进口奶粉量仍会增加,全年中国进口量将突破150万吨,创历史新高。
里昂相信,即使乳业出现并购潮后,IMF市场出现由官方协调的集中采购及定价的可能性不大,而这正是投资者感到忧虑,但该行认同,受投资气氛疲软影响,IMF市场参与者的近期股价被低估,包括该行首选股中国飞鹤(6186)。
飞鹤股价被市场低估
里昂预计飞鹤明年预期市盈率约为11倍,今年至2023年复合年度增长率约为22%,而H&H国际控股(1112)和雅士利国际(1230)则是中国消费板块的黑马。
里昂予飞鹤的目标价30元,相当于12个月远期市盈率约25倍,这意味著1倍的资本收益成长比,贴近MSCI中国消费品指数过去5年平均市盈率,这反映了飞鹤在国内品牌中强大的品牌价值,及高于同行更快速的增长。不过,近期受新生婴儿负面看法、其海外业务扩张的不确定性及食品安全课题所影响,公司股价仍在10天线13元水平徘徊。
飞鹤董事长冷友斌今年6月称,因为注射疫苗的影响,很多宝妈宝爸6个月内不能怀孕,预计奶粉销量在接下来一两年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对新生婴儿出生率暴跌的负评一出,飞鹤股价腰斩一半,由20元以上水平急挫至13元。
中国出生人口下降对中国母婴行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中国政府近期在生育政策上的大力推进,新生婴儿及其家庭在衣食住行教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出生人口数有望在今年触底回升。长期而言,母婴行业流行的消费升级意识仍会持续,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澳优上试100天线
公司动向:旗下爱益森品牌将推首款适用于婴幼儿使用的益生菌产品「爱益森小橙盒」。
最近业绩:6月底止半年营收42.71亿元人民币,按年增加10.7%,期内纯利5.9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45.3%。
股价走势:近日连番破位,上试9.15元的100天线。
大行评估:花旗予评级「买入」,目标价13.82元。
飞鹤股价仍然低迷
公司动向:推出特殊医学用途无乳糖配方粉「蓓舒消」,主要针对乳糖不耐受婴儿。
最近业绩:至6月底止半年营收115.4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32.6%,期内纯利37.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35.8%。
股价走势:6月公司管理层的负评令股价一度跌穿13元,近日股价仍然低迷。
大行评估:汇丰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6.2元。
中国水务爆上创新高
隔晚美股反弹,美国不敢向中国增加征收惩罚性关税,甚至乎可能减税,是利好消息,但油价冲上80美元一桶,滞胀、加息、收水,继续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盈利前景的信心。
恒指全日收23966点,跌137点或0.6%。恒生科技指数报5866点,跌89点或1.5%。国指跌102点或1.2%报8412点,大市成交持续少,只有1039亿元。
活跃重磅股,汇控(005)收42.45元,上升3.3%;平安(2318)收52.6元升3.1%,港交所(388)收471.2元跌0.6%;友邦(1299)收89.45元跌0.6%;科技股个别发展,但跌多过升,美团(3690)收228.6元跌2.1%;阿里巴巴(9988)收137.3元升1.5%;腾讯(700)收446.4元跌0.8%,京东健康(6618)收67.85元跌7.5%。
昨日轮到国内内需股大跌,华润啤酒(291)收53.5元跌7.4%;李宁(2331)收84.2元,跌7.1%;海底捞(6862)收26.1元跌5.1%;安踏体育(2020)收133.5元跌5%。万洲(288)收5.16元,下跌3.4%。
油价见七年高位,中石油(857)收4.14元升4.3%;中石化(386)收4.04元升3.1%,是三个月高位。
内房股方面,佳兆业发展(1638)升1.5%至1.99元,龙光集团(3380)升3.2%至8.14元,新城发展(1030)升4.2%至6.07元。物管股碧桂园服务(6098.)收57.2元,下跌4%。
水务及环保股当炒
个别水务及环保股暂时当炒,光大绿色环保(1257)收3.4元,上升10.7%;中国水务(855)强势,再升4.9%至9.58元,再创三年新高。
中广核新能源(1811)收8.74元,再升8.3%,创历史新高,52周低位0.97元,今年升了8倍!北控水务集团(371)收3.43元升11.4%;其母公司北京控股(392)收32.05元升1.3%,创一年新高。
北控水务股价牛皮了一年,昨天才第一天爆上,最高见3.58元,如后抽回调至3.3元附近可买入,博破高位,之后到3.8元附近才有阻力。现价往绩市盈率8倍,息率4厘,仍然吸引,公司过去三年每年获利40多亿元,其实稳稳阵阵。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完成收购有助伊利提高IMF市场份额至12%,伊利更可以利用澳优在IMF市场领先地位优化其产品结构。澳优现时透过两大自有品牌Kabrita及Neolac提供羊奶粉乳品,这部份业务占公司去年度及今年上半年总营收40%及45%。
按市传澳优的收购价8.51港元计,相当于里昂预测明年市盈率8倍,今年至2023年复合年度增长率约为15%,而估值约140亿港元(约18亿美元)不算太高。
内地IMF市场一向是国际与本地乳业巨头兵家必争之地,但受制近年婴儿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担忧,过去两个月专攻IMF市场的乳业股股价遭到抛售。尽管今年以来国产奶粉产销表现下滑,但进口奶粉量却出现强势增长。
乳制品近月供过于求
今年上半年全国奶粉产量47.1万吨,按年下降6.5%,7月是内地传统的缺奶季,但今年7月各大乳企罕有出现生鲜乳过剩现象,乳企每天「喷粉」量高达3,000吨,「喷粉」是将百分百高质鲜牛乳,经过灭菌、浓缩等处理后,通过雾化器向干燥室喷成雾状,最终使奶粉脱水干燥成颗粒,喷粉数目大增,反映近月内地乳制品消费供过于求。
不过,今年头七个月内地进口奶粉达103万吨,按年大增22.8%,进口金额达352.4亿元,按年却减少1%,主因是国际奶粉价格下降。有估计今年全年奶粉进口额有望突破600亿元,进口奶粉数量将突破150万吨。国际奶粉价格持续下降,艾媒咨询认为,今年下半年中国进口奶粉量仍会增加,全年中国进口量将突破150万吨,创历史新高。
里昂相信,即使乳业出现并购潮后,IMF市场出现由官方协调的集中采购及定价的可能性不大,而这正是投资者感到忧虑,但该行认同,受投资气氛疲软影响,IMF市场参与者的近期股价被低估,包括该行首选股中国飞鹤(6186)。
飞鹤股价被市场低估
里昂预计飞鹤明年预期市盈率约为11倍,今年至2023年复合年度增长率约为22%,而H&H国际控股(1112)和雅士利国际(1230)则是中国消费板块的黑马。
里昂予飞鹤的目标价30元,相当于12个月远期市盈率约25倍,这意味著1倍的资本收益成长比,贴近MSCI中国消费品指数过去5年平均市盈率,这反映了飞鹤在国内品牌中强大的品牌价值,及高于同行更快速的增长。不过,近期受新生婴儿负面看法、其海外业务扩张的不确定性及食品安全课题所影响,公司股价仍在10天线13元水平徘徊。
飞鹤董事长冷友斌今年6月称,因为注射疫苗的影响,很多宝妈宝爸6个月内不能怀孕,预计奶粉销量在接下来一两年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对新生婴儿出生率暴跌的负评一出,飞鹤股价腰斩一半,由20元以上水平急挫至13元。
中国出生人口下降对中国母婴行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中国政府近期在生育政策上的大力推进,新生婴儿及其家庭在衣食住行教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出生人口数有望在今年触底回升。长期而言,母婴行业流行的消费升级意识仍会持续,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澳优上试100天线
公司动向:旗下爱益森品牌将推首款适用于婴幼儿使用的益生菌产品「爱益森小橙盒」。
最近业绩:6月底止半年营收42.71亿元人民币,按年增加10.7%,期内纯利5.9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45.3%。
股价走势:近日连番破位,上试9.15元的100天线。
大行评估:花旗予评级「买入」,目标价13.82元。
飞鹤股价仍然低迷
公司动向:推出特殊医学用途无乳糖配方粉「蓓舒消」,主要针对乳糖不耐受婴儿。
最近业绩:至6月底止半年营收115.4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32.6%,期内纯利37.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35.8%。
股价走势:6月公司管理层的负评令股价一度跌穿13元,近日股价仍然低迷。
大行评估:汇丰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6.2元。
中国水务爆上创新高
隔晚美股反弹,美国不敢向中国增加征收惩罚性关税,甚至乎可能减税,是利好消息,但油价冲上80美元一桶,滞胀、加息、收水,继续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盈利前景的信心。
恒指全日收23966点,跌137点或0.6%。恒生科技指数报5866点,跌89点或1.5%。国指跌102点或1.2%报8412点,大市成交持续少,只有1039亿元。
活跃重磅股,汇控(005)收42.45元,上升3.3%;平安(2318)收52.6元升3.1%,港交所(388)收471.2元跌0.6%;友邦(1299)收89.45元跌0.6%;科技股个别发展,但跌多过升,美团(3690)收228.6元跌2.1%;阿里巴巴(9988)收137.3元升1.5%;腾讯(700)收446.4元跌0.8%,京东健康(6618)收67.85元跌7.5%。
昨日轮到国内内需股大跌,华润啤酒(291)收53.5元跌7.4%;李宁(2331)收84.2元,跌7.1%;海底捞(6862)收26.1元跌5.1%;安踏体育(2020)收133.5元跌5%。万洲(288)收5.16元,下跌3.4%。
油价见七年高位,中石油(857)收4.14元升4.3%;中石化(386)收4.04元升3.1%,是三个月高位。
内房股方面,佳兆业发展(1638)升1.5%至1.99元,龙光集团(3380)升3.2%至8.14元,新城发展(1030)升4.2%至6.07元。物管股碧桂园服务(6098.)收57.2元,下跌4%。
水务及环保股当炒
个别水务及环保股暂时当炒,光大绿色环保(1257)收3.4元,上升10.7%;中国水务(855)强势,再升4.9%至9.58元,再创三年新高。
中广核新能源(1811)收8.74元,再升8.3%,创历史新高,52周低位0.97元,今年升了8倍!北控水务集团(371)收3.43元升11.4%;其母公司北京控股(392)收32.05元升1.3%,创一年新高。
北控水务股价牛皮了一年,昨天才第一天爆上,最高见3.58元,如后抽回调至3.3元附近可买入,博破高位,之后到3.8元附近才有阻力。现价往绩市盈率8倍,息率4厘,仍然吸引,公司过去三年每年获利40多亿元,其实稳稳阵阵。
财金解码 本报记者
最Hit
繁忙时间港铁车厢必现「集体行为」!?车长开咪仍无效阻止 网民怒批:可唔可以俾返少少公德心
2025-11-11 09:00 HKT
「5亿驸马」视帝断崖式暴瘦 街头被偶遇惨变皮包骨 面颊凹陷颧骨凸出惹忧心
2025-11-11 09:00 H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