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数码艺术?加密艺术?

  NFT近来成为市场潮流,特别是应用在艺术作品上,更令不少人趋之若鹜。艺术本身就是抽象,NFT概念亦难以真正掌握。NFT会否催化艺术数码化的趋势?艺术数码化又是否等于加密艺术?
  由比特币开始,加密货币对市场有莫名的「吸引力」,「币值」波幅动辄达双位数。近日市场热话NFT,全名是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与其他加密货币一样,背后都是区块链技术,不同之处是加密货币是「同质化代币」,例如比特币或以太币,可以互换替代及分割成较小单位。而每个NFT所代表的物件皆不一样,是独一无二,不能互换替代,亦无法分割。由于区块链的记录无法窜改及删除,交易记录亦公开可见,所以储存在区块链上的NFT无法仿冒,增加在艺术方面的应用。
  举例说,艺术家Beeple今年3月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NFT售出集锦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拍卖价近7000万美元;香港音乐人陈奂仁曾将两首个人原创歌曲以NFT方式拍卖,成交价为7个以太币及539个币安币,以交易时的币值计算,约150万港元;拍卖行巨头苏富比将于10月举行王家卫首件NFT作品《花样年华──一刹那》,是首项在国际拍卖行登场的亚洲电影NFT,内容是电影《花样年华》首天拍摄的绝密剧情。
区块链游戏可玩可赚
  此外,近期更出现NFT「边玩边赚」区块链游戏项目Axie Infinity,交易总额已超过20亿美元,活跃用户逾100万,是NFT收藏品类排名第一位。玩家可以透过繁殖、饲养及交易名为「Axies」的虚拟生物,并与其他玩家战斗及完成任务来获取代币,为游戏玩家带来经济机会,创造一个可玩可赚的经济系统。Axie Infinity的成功亦令许多NFT游戏争相仿效,令「Play-to-earn」模式成为区块链游戏领域的主流。
  然而,数码艺术亦有其门槛,不是任何数码化的图像、动画及录影就是数码艺术。有报道访问不同艺术工作者,指出「热潮泡沫过后,剩下的就是佳作」。最后,NFT是可以真正保障艺术作品拥有人,还是只是「热潮泡沫」,仍待时间考验。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更多文章